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專家解讀日本新《防衛白皮書》渲染"中國威脅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孫奕、李碩、彭侃)連日來,中國外交部、國防部連續就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表態,對其涉華內容表達強烈不滿與堅決反對。中國專家4日認為,日本用不實之詞指責中國發展,充分暴露了其“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和保持在東亞地區“軟霸權”的企圖。

    在這份于2日出臺的日本2011年度《防衛白皮書》中,日本政府將“中國”列為獨立一節,其中提到中國海上行動不斷擴大、常態化,還用“高壓對抗”來描述中國採取的姿態。

    日本此番言辭引起中方強烈不滿。3日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白皮書對中國國防建設説三道四,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評論。4日上午,中國國防部提出“堅決反對”,稱白皮書“涉華內容肆意渲染‘中國威脅論’,是別有用心的。”

    專家認為,日本借白皮書渲染“中國威脅論”並不新奇,但在今年的白皮書中,日方又將這一動作推進了一大步。對於白皮書中的某些措辭,中方完全不能接受。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王珊認為,“海上威脅”是日方今年借白皮書誇大和宣揚“中國威脅論”的一個主要內容。如在南海問題上,日本想通過散佈言論,加速周邊國家的“中國威脅”意識,加劇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競爭程度,把南海問題進一步擴大化。

    白皮書還明確提出了“高壓”這一表述。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高洪分析説,“高壓”指的是在霸權背景下,來自一方的限制或者壓迫。中國不存在對日本、對美國特別是美日同盟的“強權”,也無意與鄰國搞對抗。這種説法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去年中日撞船事件後,釣魚島被拉入到《美日安保條約》中,這本身就是在對中國採取‘高壓’態勢。日本才是咄咄逼人的態度。”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呂耀東説。

    他表示,中國早在2005年就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表明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鄭重選擇和莊嚴承諾。

    “日方一方面誇大‘中國威脅’,一方面還引用如中國艦艇穿過宮古海峽等所謂具體事例,以表達對中國在周邊海域軍事存在的不安。中方的行動並沒有違反國際法,卻充分反映出日方的‘心理不適應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楊伯江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日方還在中國非軍事、和平的科技發展上大做文章。

    7月下旬,伴隨中國研製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圓滿完成科考和試驗任務,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等國之後的世界上第五個具備深潛能力的國家。高洪介紹,日本在白皮書中卻對中國這一用於和平的科學技術“説三道四”,將其視為有軍事用途。

    “難道中國永遠過窮日子就符合日本的利益和期待了?中國難道要按照日方的不良期待和願望停步不前、永遠落後嗎?這完全是一種霸權主義思維。”高洪説。

    高洪表示,日方這一做法,暴露了其“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反映了日本仍然希望堅持自身在東亞區域所謂“軟霸權”的企圖,將中國的發展看作對自身的挑戰。

    “對於日本的言論和不負責任的觀點,中國應該表明自己的主張和思路,也要看清日本在白皮書後隱藏的政治圖謀。”王珊説。

    呂耀東表示,這次白皮書特別強調了日美同盟,尤其著重提到美國對日本震後的援助。日本想要通過日美同盟的關係來制衡中國,這一同盟本身就對亞洲各國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就要和周邊國家平等協商、更不能任意渲染別國所謂‘威脅’。日本在國際社會大肆渲染中國是‘軍事威脅’,不利於地區穩定,對地區安全局勢也非常不利的。”他説。

    專家認為,中日兩國已確立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中方希望謀求兩國共同繁榮,而日本應認真反省自身尤其是國內的問題,不可以散佈不實之詞,妄加推測兩國關係的未來。

    “我們不希望看到日本做出一些有礙于整個地區和平和發展的行為,這對於地區和中日關係都是很不利的。”呂耀東説。

 
 
 相關鏈結
·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就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答問
· 國防部:日本《防衛白皮書》中涉華內容別有用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