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大地,感受滾燙的生活!
——新聞界和受眾熱議“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
日前,中宣部、中央外宣辦、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記協五部門聯合發起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在新聞戰線引起熱烈反響。新聞人重新上路,奔赴基層,貼近並感受大地滾燙的熱度!
“目光和筆觸時刻也不能離開人民”
今年4月12日,光明日報社可容納幾百人的大會議室座無虛席。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主任董廣安,應邀為全體編輯記者作《沿著穆青的足跡》報告——
“勿忘人民”,語重千鈞。這是新聞工作者傑出代表穆青生前最為鍾愛、寫得最多的四個字。穆青一生六訪蘭考、七下扶溝、九進輝縣、四訪寧陵、兩上紅旗渠……借由他的筆,焦裕祿、吳吉昌、潘從正……走進幾代國人的心靈深處。他曾飽含深情地説,“要當好一個稱職的記者,我的目光和筆觸時刻也不能離開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寫出時代的篇章”。
在寧陵,我們採訪了穆老《一篇沒有寫完的報道》中的主人公“老堅決”潘從正的孫子潘園林。在穆青題寫的墓碑前,他深情回憶,當年“老堅決”為歡迎老朋友穆青,在腰部受傷的情況下,硬是趴在地上用編織袋運土,修成土路。潘園林一邊流淚,一邊模倣老人當年修路時的情景。這是怎樣的情感啊……
隨著董廣安的講述,在場編輯記者凝神傾聽。
“世界新聞史上的名作名篇,沒有哪篇不是來自社會最深處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從黃遠生、邵飄萍、范長江、徐鑄成、子岡,到外國友人斯諾、史沫特萊、斯特朗、愛潑斯坦……他們都是深入社會深入生活的典範。像范長江當年沿著紅軍長征路進行的西北紀行報道,斯諾深入延安的關於紅色中國報道,已成為現代新聞史上的典範。”
“嚴平走近”,是以新華社著名記者、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張嚴平名字命名的專欄。以“走近”的姿態,張嚴平近距離採訪過許多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也正是因為“走近”,這些人的情貌才能躍動於她的筆下,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當記者就是要一輩子向生活、向社會學習。我寫了這麼多人物,感到他們所給予我的,遠比自己寫的多太多。”她對本報記者説,生活和實踐是新聞的本源,這次“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就是讓新聞回歸本源,非常有必要。
從1998年到2009年的11年間,光明日報駐寧夏記者站站長莊電一,先後5次到寧夏鹽池縣黎明村採訪,用記者的筆記錄下黎明村的變遷史。“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伊始,他又第6次回到黎明村進行採訪報道。這篇題為《六訪黎明村》的報道,在光明日報頭版頭條位置重點刊發,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黎明村,我還得來,很難説再見。既然黎明村是我的‘新聞富礦’,我就應該繼續挖下去。”在採訪札記中,莊電一堅定地寫道。
“當代好記者”、大眾日報記者陳中華事跡,經由本報在中央媒體中率先報道,引起社會強烈反響。“1輛電動自行車,10年顛簸路;100多個縣市區,300多個村鎮”,數字凝聚著記者陳中華對基層的深厚感情。他對本報記者説:“記者只有走進基層、轉變作風、改變文風,才能讓報道更具體、更鮮活、更可信;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傾聽和傳遞老百姓的呼聲。”
“沃其根者膏其華”、“植木不沃其根,則必蹶”。這便是生長的辯證法。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新聞工作者們紛紛表示,新聞報道要枝繁葉茂,又豈能脫離“基層、群眾和生活”這個根?!
新時期仍須到基層求證事實真相
如果説,在通訊設施匱乏的年代,靠腳底板跑新聞或是無奈之舉的話,那麼,在通訊便捷、信息極易複製的當今,新聞工作者還需不需要親自扎到基層去“掘金”?
高校新聞研究和教育工作者,為記者揭示出答案。
“記者從其他媒體過濾和稀釋的信息中找新聞,遠不如親身到基層來得真切和鮮活。也只有親歷基層,記者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國情、民情。”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説。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院長王曉紅表示,“只有到最貼近生活、最貼近實際的地方,去了解中國的現實及其人們生活狀況,才能在今後的新聞報道,甚至國際傳播中真實而生動地講述中國故事。”
而眾多新聞一線編採人員,對此感受甚深。
2011年1月開始,讀者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一個嶄新的欄目:“求證”。它的宗旨十分鮮明,即“探尋喧嘩背後的真相”。“求證”欄目編輯白真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微博等自媒體涌現,大眾常常成為信息第一發佈者或者是現場新聞發佈者。在“碎片化”信息越來越多的背景下,專業媒體從業者的職能必須轉變,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新聞現場,接觸新聞當事人,準確、完整呈現事實全貌,並對新聞事件作出分析。
經濟日報“走轉改”欄目“蹲點筆記”“基層見聞”刊發了一組組來自基層第一線的鮮活報道。作為這些稿件的編輯和第一讀者,經濟日報要聞版編輯劉志奇對記者説,最深的感觸有兩點:第一,“活”的文章多了,編輯的選擇也多了;第二,語言與文風更加清新了,讀起來也更加有滋味了。
前幾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費磊剛完成採訪任務,從青海玉樹回到北京。他真切地體會到,只有真正接觸採訪對象,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確保新聞報道的準確性;而也只有在與採訪對象面對面交流中,才能産生情感的共鳴,這對轉變新聞報道文風和視角,有很大幫助。
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副主任楊華向本報記者介紹,央視將在“走基層”總欄目下,開設“蹲點日記”、“第一手調研”、“勞動者之歌”和“我在基層當幹部”等子欄目。目前已派出八九十路、200多名記者深入各地採訪報道。楊華説,目前將報道對象概念化、格式化的現象依然存在,我們要利用此次“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真正了解、展示不同社會群體生存狀態,在它們之間架起橋梁,最終起到平和社會心態、凝聚社會共識的作用。
“走轉改”活動對於引導新聞專業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新聞觀,也有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8級碩士生曾維康,歷時一年,走訪輾轉鄂、湘、粵等地,最終在今年5月,完成25萬字的新聞作品《農民中國:江漢平原一個村落26位鄉民的口述史》。畢業後,曾維康主動申請到廣西百色農村工作。“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當前新聞界正廣泛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對於引導未來新聞工作者紮根基層的作風,培養他們與人民大眾的感情,是多麼必要。”尹鴻説。
新聞工作者的幸福蘊藏在土地中
人民,既是新聞人的出發點,又是新聞人的抵達地。
“報社編輯記者要在宣傳中,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強化群眾視角,運用群眾語言,回應群眾關切。更好地堅持正確導向,反映群眾心聲,通達社情民意。”在光明日報“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動員會上,光明日報總編輯胡佔凡這樣強調。
以前,首鋼集團退休工人姚春燕總覺得媒體很神秘,但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開始後不久,就有記者找到她,了解她退休之後的生活狀況及面臨的各種難題。看了光明日報8月27日頭版“走基層”欄目報道《北京:“到基層去,必有大收穫”》後,她深有感觸:“記者到基層,拉近了與我們之間的距離。期待這樣的活動能一直延續下去。”
河南淮陽縣許灣鄉希望小學校長李靈對記者説,以前在鄉里見記者就像見明星一樣,而現在,沒想到很多大媒體的記者坐在自家炕頭上面對面嘮家常,記錄和反映我們基層群眾的心聲,“心裏感到熱乎乎的”。
人民日報已故前總編輯范敬宜談及穆青的幸福時,曾動情地説:“穆青把根紮在最厚的土層裏,所以他有最肥沃的養分,他的作品也能代表最大多數的人,他能用最底層的事感動最高層的人。他有我們許多記者都不曾享受到的幸福。”
是的,對廣大新聞工作者來説,幸福,就蘊藏在這片最廣袤、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地中!(記者 賈宇 見習記者 牛夢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