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9月25日電(記者 張濤)68歲的河北正定縣解放街社區居民張文英這段時間一直沉浸在喜悅中,她對於每月55元的城鎮居民養老金很滿意。“雖然每月領取的數目不多,但手裏有了‘活錢’,讓我感覺活得更有尊嚴!”這是日前老人見到記者説的第一句話。
張文英與老伴共同守護著一個重組的家庭,她與農村老人一樣沒有退休金,老伴退休金不足800元,二人日子很緊巴。由於子女嫌棄等原因她陷入養老困境,而此次能夠納入社會養老保險體系,讓她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保障。
張文英説,不用厚著臉皮朝子女要錢了,如果自己錢有結余,還可以給孫子輩點零花錢,這顯得多體面啊。
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消除我國最後一塊養老“盲區”,是向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邁出的重要步伐。從今年7月1日開始,全國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張文英所在的正定縣有幸成為首批試點縣。按照政策,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城鎮居民,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每月55元基礎養老金。
“有了養老金,比養兒子還強。”同在解放街社區、今年82歲的邵蔭平老人説,他與老伴年輕時均無工作,老了沒有退休金,兩個兒子一個下崗在家,另一個每月僅1000多元的工資,都無力贍養老人。老兩口完全靠每月340元的低保補貼過日子。幸虧目前身體還好,醫藥費花得少,政府發的養老金可以説是雪中送炭。
據解放街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周士英介紹,轄區221名符合領取條件的老城鎮居民報名積極性很高,已經全部登記到位,很多人甚至激動得老淚縱橫。但她也發現,不少未滿60周歲、需要繳費的年輕城鎮居民,仍覺得現有的養老保險待遇過低。
34歲的葛壯經營著一家小型超市,符合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條件,他找人算了一筆賬:目前國家規定個人繳費標準每年為100元到1000元10個檔次,省、市、縣三級政府各按三分之一比例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就是按最高檔算,繳費15年後,按現行標準最後每月領取不足170元,“刺激性”不大。
葛壯説,考慮了投入産出比以及今後的通貨膨脹等因素,自己目前只考慮投最低檔的險別,但他相信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養老標準會逐步提高的,他也會隨著調整自己的養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