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吉林産糧大縣經濟發展紀實:夯實基礎 "打翻身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25日 11時4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9月25日電(記者 齊海山)記者近日在吉林省榆樹市、農安縣等地採訪時了解到,這些産糧大縣(市)在國家惠農政策的幫助下,採取統籌推進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策略,不僅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得到提高,以往“産糧大縣、財政窮縣”的局面也得到極大改善。

    夯實糧食生産能力 爭取年年都是豐收年

    農安縣農業局農業科長李景和説,2011年,農安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9.2萬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4.7萬公頃,比去年增加2.3萬公頃。今年,農安縣實施了糧油高産創建活動整縣推進,承建28個萬畝示範片,集成推廣適用增産技術。在一些易旱産糧鄉鎮,指針式節水灌溉和膜下滴灌項目已建設完成,農業生産不再受旱情影響。

    農安縣委書記李忠斌介紹説,農安縣最近五年累計投資7.4億元加強水利和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産條件明顯改善。去年糧食總産量達到33.13億公斤,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25萬馬力,農機保有量全省第一,農機綜合作業率達到65%。“未來五年農安縣將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他信心十足地説。

    被譽為“天下第一糧倉”的榆樹市始終把糧食産業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抓,強化農業各項保障措施,著力提高糧食生産可持續發展能力,已實現糧食生産全國“七連冠”。市委書記李國強説:“我們整合國家涉農項目資金4億多元,另外還堅持把産糧大縣獎補資金的50%、土地出讓金的15%和本級財政收入的15%,總計1億元左右一併捆綁整合使用。這樣一來每年建成20萬畝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良田,實現低産變中産、中産變高産、高産再高産目標。”

    今年榆樹市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37.9萬公頃,其中糧食34.7萬公頃。目前農作物長勢良好,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今年糧食總産可突破35億公斤。“‘十二五’時期,榆樹市將以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為核心,通過示範區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力爭建成全國領先的現代農業示範區、率先在全省實現農業現代化。”李國強説。

    糧食産量同樣排名全國前十位的吉林省德惠市,農業現代化建設也是緊鑼密鼓。市委書記祝永安説:“作為農業大市,德惠市重點加強標準良田、節水灌溉、水土保持、水毀工程修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莊稼長勢良好,糧食總産量有望繼續保持20億公斤以上的較高水平。”

    延長産業鏈條 改變“財政窮縣”面貌

    榆樹市五棵樹鎮黨委書記徐閣一一列舉了當地這幾年産業上發生的巨大變化。從2000年以來,五棵樹鎮形成了玉米深加工、生豬、肉牛、豆製品、白酒加工5個工業集群。“玉米加工集群年消化玉米200萬噸,年可實現利潤4.67億元;依託四海食品有限公司生豬加工集群,年可加工生豬150萬頭,可實現豬肉加工銷售收入12.75億元。”他説。

    儘管榆樹市連續7年奪得“全國糧食生産標兵縣(市)”冠軍,但這個市曾多年在“高産窮縣”的怪圈裏打轉轉,財政收入長時間入不敷出。在國家扶農助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榆樹市結合提高農業現代化,統籌推進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經濟實力實現較快增強。全市初步形成了玉米化工、生物醫藥、畜禽加工、白酒釀造、機械製造、新型建材六條産業鏈,工業經濟整體實力快速提升。

    “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上,我們不斷統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經濟實力取得較快發展。”榆樹市委書記李國強説。“十一五”期末,榆樹市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65億元,年均增長18.9%,是“十五”期末的2.4倍;全口徑財政收入、本級財政收入分別達到7億元、5億元,年均分別增長32.3%和34%,分別是“十五”期末的4.1倍和4.5倍。

    九台市長史長友對記者説,“産糧大縣、財政窮縣”的説法已經過時了,在國家惠農政策支持及糧食資源産業鏈條的不斷延長下,糧食大縣的經濟發展潛力正在逐漸發揮出來。“2010年末,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實現250億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520元,比2005年增長173%。”史長友用大量數字説明了九台市的巨大進步,目前在吉林省縣市綜合排名中九台市已經穩居全省前三。

    “2008年以來,農安縣全口徑財政收入以每年5億元的梯度遞增。”農安縣委書記李忠斌説。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農安縣地區生産總值達到96.9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0.6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實現5.6億元,分別位居全省第3位和第5位。

    梨樹縣代縣長孫艷軍介紹説,梨樹縣確立了以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産業化為突破口,走一條農業現代化推動城鎮化,實現以農促工、以城帶鄉的發展思路。“全縣糧食總産量穩定保持在22.5億公斤,2010年更是達到了29億公斤,創歷史新高。目前全縣已經形成以糧食加工業、畜産品加工業、馬鈴薯加工業等為主體的農副産品加工産業,全縣70%以上的項目都是建立在現代農業的基礎上。”

    創新發展方式 不斷夯實糧食發展基礎

    吉林省産糧大縣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不斷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式。“無論怎麼發展,始終離不開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地位的過程,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到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公主嶺市市長楊洪波説。

    吉林省副省長王守臣説,吉林各地在加快農業農村發展方式轉變上不斷尋求新突破,不斷推動農業生産由偏重於依靠政府指導向以市場為導向轉軌;推動農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型;推動農産品進入市場以“原字號”為主向以精深加工品為主轉化;推動農戶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合作化經營轉制;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轉移;推動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

    “我們公司每年需要加工50萬噸馬鈴薯,通過土地流轉方式,與周圍鄉鎮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協議,種植了1000公頃馬鈴薯,採取統一供種、供肥、技術指導等措施,當地農民不僅能夠取得比較高的收益,也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高質量加工原料。”梨樹縣現代天豐集團澱粉糖事業部副總經理王滋滿説。

    公主嶺市今年可實現土地有序流轉4200公頃,比2010年增加40%,並探索出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辦基地三種土地規模經營模式。“在土地流轉的推動下,2010年全市勞務輸出人數達35.8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77%。農業生産的綜合機械化水平已經達到67%。這些有利條件為推進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外部條件。”楊洪波説。

    莊稼長起來了,地裏的活計少了,梨樹縣萬發鎮東萬發村農民劉國強打起鋪蓋卷到外地去打工。“我加入了村裏的農業種植合作社,地由合作社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秋收,根本就不用自己管,既省時又省力。”劉國強説。據了解,全村已有110戶農民加入合作社,有200多公頃土地由合作社統一耕種。

    “現在梨樹縣這樣的專業合作社已經達到883個,吸納農戶4.2萬戶,覆蓋瓜果、花卉、食用菌、糧食、農機等各個産業。”梨樹縣農資局局長田景斌介紹説,從2007年開始,平均每年都有100戶以上的合作社完成工商登記註冊,合作社已成為新時期梨樹農民致富的新型經營組織。

 
 
 相關鏈結
· 呂祖善在吉林與糧食企業座談時強調深化産銷合作
· 吉林災年奪取糧食大豐收 總産比上年凈增百億斤
· 吉林召開糧食收購會議 部署糧食收購和市場調控
· 吉林糧企改制全完成 政府對糧食調控進一步強化
· 糧食局局長聶振邦到吉林調研 了解秋糧産銷情況
· 糧食局副局長任正曉赴黑龍江、吉林調研糧食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