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解讀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任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27日 20時1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酒泉9月27日電(記者李清華、徐壯志、趙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前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總裝備部副部長牛紅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了記者採訪,介紹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

    天宮一號將分別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飛行的主要任務是,為實施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飛行試驗、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交會對接技術,提供交會對接目標。初步建立長期在軌獨立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進行航天員空間駐留試驗,為空間站研製積累經驗。進行空間環境和空間物理探測、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空間技術試驗。

    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後,將依次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與其進行交會對接,其中,神舟八號飛船不載人,神舟九號飛船是否載人,將根據神舟八號任務評估情況決策,神舟十號飛船執行載人飛行。

    天宮一號是迄今為止我國壽命最長的低軌道飛行器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是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也是迄今為止我國低軌道飛行器中壽命最長的,可以説是個簡易的空間實驗室。

    天宮一號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8.5噸,設計在軌工作壽命2年。其中實驗艙可供2至3名航天員駐留,前端安裝被動式對接機構,用於支持與飛船實現交會對接;資源艙為目標飛行器提供動力能源。

    發射目標飛行器的長征二號FT1火箭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基礎上,新研製了直徑4.2米的整流罩,對助推器、控制系統和故障檢測系統等進行了改進,提高了運載能力和入軌精度。火箭全長52米,起飛重量493噸,運載能力8.6噸。

    由天鏈一號中繼衛星、16個國內外陸基測控站、遠望號測量船及北京飛控中心、西安測控中心組成陸、海、天基測控網,完成飛行任務的測量、控制與通信支持。

    天宮一號發射計劃調整不會影響神八發射及交會對接

    從6月中旬開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征二號F T1火箭等飛行産品陸續進入發射場,進行發射場區各項測試工作,原計劃瞄準8月底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8月18日,“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利,由於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F火箭與發射失利的長征二號丙火箭為同一系列,出於安全考慮,任務總指揮部決定對天宮一號發射計劃作相應調整,暫停了發射場的有關測試工作。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迅即成立了火箭故障調查委員會和故障審查委員會,研製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所有專家,夜以繼日地開展了數據分析、計算倣真和試驗驗證工作,查明了故障原因,制定了改進措施,對包括天宮一號發射任務在內的同系列火箭進行了舉一反三和改進。9月19日,經過改進的長征三號乙火箭成功將“中星1A”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也證明了這次改進措施有效。

    9月10日,發射場區測試重新啟動,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從目前情況看,這次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計劃調整到9月底實施,不會影響11月初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和首次交會對接試驗的計劃安排。

 
 
 相關鏈結
· 天宮一號29至30日擇機發射|對話發射場系統總指揮
· 酒泉中心做好各項準備 天宮一號29至30日擇機發射
· 天宮一號飛行任務進行全區聯合演練 各系統正常
· 天宮一號擬於9月27日至30日擇機發射
· 天宮一號將於9月27日至9月30日在酒泉擇機發射
· 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總指揮部調整天宮一號發射計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