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9月29日電(記者 王駿勇)江蘇南通市崇川區北濠東村社區活躍著這樣一支“巾幗義工隊”:她們由一群“80後”年輕女性組建而成,以社區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為重點服務對象,免費提供居家養老等志願服務,成為當地社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像這樣的社團組織,崇川有1200多支,包括以“維修110”為代表的自我服務類,以“方寸天地”集郵協會為代表的興趣愛好類,以及以“3G”環保聯盟為代表的共同管理類三大類社區社團組織,實現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這是江蘇眾多社區服務管理新形式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轉為“社會人”,城市社區面臨巨大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壓力。尤其是新社會組織、新經濟組織的快速發展,流動人口、退休人員的增加,社區居民利益訴求呈現多元化趨勢,更是對社區管理提出了新挑戰。
江蘇一直致力於創新社區服務管理,並以此帶動社會管理創新。今年5月,江蘇專門安排部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出臺《關於實施社會管理創新工程切實加強群眾工作的意見》,決定實施社會矛盾排查化解、人口服務管理、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固本強基、社會組織培育管理和信息網絡綜合管理等“六大行動”,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其中提出,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辦”社區管理服務模式,積極推廣“網格化管理”經驗,形成城市社區15分鐘、農村社區3公里管理服務圈。
“社會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小敏深有感觸地説,“社會管理創新必須堅定不移地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突出位置,必須堅定不移地抓好源頭預防和源頭治理,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穩定不和諧因素,必須堅定不移地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他們主體作用,使社會管理建立在堅實的群眾基礎之上。”
在南京市建鄴區,原先一個社區內工作人員有30人,分屬街道、民政、勞動、計生等10多個部門,不能形成工作合力,工作效率低下,且社區“行政化”傾向明顯,過多的行政事務使之無暇服務群眾。深層矛盾“逼”出了社區體制大變革:“一委一居一站一辦”的社區管理“建鄴模式”,讓社區居委會成為社區群眾的“代言人”,組織服務工作,回歸了自治功能,成為全國的樣板。
“居民需求什麼,社區就服務什麼。”這成為江蘇以社區服務帶動社會管理的一條基本經驗。
蘇州市滄浪區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通過企業化運作的“居家樂”養老服務系統,讓居家老人通過一部電話,就能24小時享受溫馨、體貼、標準化的服務。如今,這種“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已覆蓋當地大部分老人。2009年7月,蘇州滄浪區“鄰里情”虛擬養老院被民政部授予“科技成果創新獎三等獎”。
江蘇的社區服務管理也延伸到了“城中村”。泰州海陵區是主城區,也有一些“城中村”因為環境臟亂差而成為社會管理的薄弱環節。對此,海陵區主動將“城中村”綜合治理提上議事日程,全力開展整治工作。組織開展了“全警進社區、全力解民憂”愛民走訪活動,組織政法幹警、基層綜治幹部深入到每個“城中村”,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先後走訪家庭12.5萬戶、群眾20余萬人次,收集各類意見建議1700多條,為群眾解決困難300多件。
對外來人口的服務也考驗著城市社區的管理能力。江蘇現有流動人口1800萬人,主要分佈在蘇南地區。2005年,蘇州開始提出了“新蘇州人”的概念,制定實施了“新蘇州人計劃”,在就業、培訓、醫療保險等方面與城鎮居民實行“三等同”。在南京也有“新南京人”的説法,其實,在江蘇他們都是“新江蘇人”。
為了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和管理,江蘇省儘量將流動人口納入社區集中服務和管理。全省外來人口集中居住區總面積近3000萬平方米,集中率達44%,部分縣(市、區)超過60%。外來人口超過1000人的鄉鎮(街道)全部建立外來人口管理站,政府出資招聘了9萬名專兼職協管員,融管理于服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