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10月5日電(記者王運才 郭遠明)深秋十月,記者走入低水位下的鄱陽湖區,每每入目的是一片片湖草豐茂的草原風光;水位低漁獲少,漁民大量轉産上岸。但無土地,少資金,缺技能的漁民在轉産中還需有關部門“扶一程”。
星子水文站是鄱陽湖的標誌性站點。10月3日一早,記者來到星子水文站,看到隨著水位後退,湖床上露出一根根水位測量水尺。星子水文站站長包繼紅説,這個站總共有14根水尺從岸邊延伸入湖中。但近幾年極枯水位不斷出現,現有水尺測量不到水位,每年都要在湖中心豎立臨時水尺。他指著臨近湖水的水尺説,10月3日,星子站水位為12.76米,比多年均值低2.5米以上。目前,鄱陽湖水位正以每天0.1-0.2米的速度下降。
作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既是國際重要濕地和候鳥越冬棲息地,也是我國主要的野生淡水漁業資源保護地。但近年來,鄱陽湖持續出現低水位,給湖區漁業資源保護和利用帶來了深遠影響。尤其是今年以來至6月初,江西出現罕見春夏連旱。鄱陽湖水域面積萎縮至歷史同期20%以下,湖底成為大草原,魚類大量因乾涸而死,更無法産卵繁殖。經歷6月份短暫的洪水後,受降水偏少、長江低水位的拉空作用等因素影響,目前鄱陽湖再度陷入低水位狀態。記者在星子縣等沿湖地區看到,長期的低水位導致湖灘裸露,湖草瘋長,大量漁船擱置在乾涸的湖灘上。在星子水文站旁邊,湖灘變成一片片草地。
持續低水位給湖區漁民生産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星子水文站數百米外就是專業漁村——星子縣南康鎮大塘村。走入大塘村記者看到,沿湖港汊停泊著一排排漁船,漁民都已上岸。大塘村村支部副書記張秋林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候,村裏漁船全部入湖捕魚了。但今年卻無魚可捕,漁民全年收入預計不到往年的三成。”
“我11歲隨父親下湖捕魚,還沒見過這麼嚴重的旱情。”62歲的漁民張金壽有些激動地説,“現在我下次湖要50多元柴油開支,而收入卻不見得有50元。因為漁獲物多為指頭大的小魚。”
如今這個專業漁村的250多戶漁民的漁船都停靠岸邊,絕大部分漁民陸續通過外出打工、合股跑水運等方式,進行轉産轉業。大塘村漁民張貴生的三個兒子都停了漁船,或從事水運,或從事花卉買賣,或外出打工。其中大兒子與其他幾戶漁民合股購買了一條200多萬元的運輸船跑水運。
據了解,針對鄱陽湖漁民受災情況,今年6月份以來,中央財政已撥付江西省漁業救災資金1億元,用於補助漁民購買種苗、柴油,修復養殖設施和漁船等。但鄱陽湖漁政局星子縣分局副局長朱洪娜分析説:“鄱陽湖漁業資源的修復要持續多年才可實現。而且由於缺乏工程性調節措施,鄱陽湖低水位將成為一種長期態勢。因此,要從根本上減緩鄱陽湖漁業資源保護壓力,促進漁民增收,就必須減少漁民,幫助漁民儘快轉産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