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王宇、王培偉)美國會參議院11日以63票贊成、3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12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發佈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進程回顧與展望》報告,以事實和數據反駁了美方關於操縱匯率、人民幣幣值大幅低估等錯誤言論。
報告指出,當前人民幣匯率正逐漸趨於均衡合理水平,人民幣升值解決不了中美貿易失衡問題,今後我國將繼續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靈活性,發揮匯率對調節國際收支的積極作用。
人民幣匯率正逐漸趨於均衡合理水平
報告指出,2005年7月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升值30.2%,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分別升值13.5%和23.1%。在本次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的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間,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分別升值1.2%和5.0%,在國際清算銀行監測的58種貨幣中,分別排在第15位和第12位。
“像上次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一樣,人民幣繼續扮演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穩定錨角色。按照現在的漸進升值方式,加上其他結構調整措施逐步見效,中國將漸進、穩妥地實現匯率均衡。”報告稱。
報告援引統計數據指出,我國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在2007年達到歷史最高點的10.1%後明顯回落,2010年為5.2%,2011年上半年進一步下降至2.8%,人民幣匯率正逐漸趨於均衡合理水平。
報告指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取向是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讓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在外匯供求關係的作用下,近年來人民幣雙邊和多邊匯率總體保持了穩中趨升的走勢。
人民幣升值解決不了中美貿易失衡問題
報告指出,人民幣升值解決不了中美貿易失衡問題,應該客觀、公正地認識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對人民幣匯率的無端指責和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不僅解決不了美國儲蓄不足、貿易赤字和高失業率等問題,而且可能嚴重影響中國正在進行的匯率改革進程。
“早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對外貿易就持續逆差,美元指數從1971年1月至2011年9月累計貶值36.1%,但美國的貿易逆差狀況未見改善。美國本輪對外失衡問題是以往失衡的延續,美國實際面臨不是從中國進口,就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問題。如果不做宏觀政策和結構調整,而僅由匯率調節國際收支是行不通的。”報告稱。
報告認為,中美貿易失衡很大程度反映了貿易順差的轉移效應。報告認為,近年來,中國主要承接了歐美、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産業轉移的最終加工組裝環節,在整個産業鏈中取得收益為少量的加工費用。同時美國從中美自由貿易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報告援引摩根斯坦利調查結果稱,通過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美國消費者每年可節省1000億美元,美國企業每年可獲利6000億美元,佔標準普爾指數涵蓋公司利潤總額的10%以上。
報告指出,美國出口限制政策恰恰是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作為全球技術領先國家,在高科技産品方面較中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力,本可以充分發揮這種比較優勢。但美國始終奉行冷戰思維,以所謂的安全為由,對中國高科技出口貿易採取各種限制措施。擴大對中國出口,而非限制從中國進口,是美國解決貿易逆差問題的最好辦法。
繼續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報告認為,堅持主動、漸進、可控的原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中國國情,對增強中國對外經貿的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優化、增加就業特別是服務業的就業、抑制通貨膨脹、維護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報告指出,我國正在通過結構調整,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降低儲蓄率,使經濟增長由較多依賴投資、出口轉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將繼續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靈活性,發揮匯率對調節國際收支的積極作用。
報告稱,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人民幣匯率改革之所以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就是要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力求使可能發生的內外部負面影響最小化,為一攬子的結構調整和配套改革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