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聞出版總署:改革給新聞出版業帶來新面貌新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14日 07時07分   來源:新華社

改革給新聞出版業帶來新面貌新發展——訪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白瀛)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新聞出版領域的體制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其間的難點在哪?如何突破?我國新聞出版領域的突出成績有哪些?數字出版將如何發展?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12日在京接受記者採訪時,就這些問題一一作答。

    轉企改制讓出版社面貌一新

    記者:出版領域的改革,難點在哪?

    柳斌傑:難點主要是中央各部門各單位所屬出版社的轉企改制,這些出版社佔了全國總數將近一半。我們有兩個思路:首先在決策上明確功能、區分性質,提出功能決定性質,性質決定體制,體制決定機制;其次在改革方案上進行總體設計,分類指導,分步實施。

    截至2010年12月30日,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已完成轉企改制。在需要轉制的148家中央各部門各單位經營性出版社中,除1家出版社停辦退出,13家原本沒有核定過編制外,餘下134家出版社都登出了事業單位、核銷了事業編制,職工全部進入了社會保障系統。

    在達到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一是落實了出資人。之前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普遍沒有出資人,這些出版社都是國家辦的,所以最後確定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行使出資權。對於相當一批沒有資本的出版社,在這次改革中落實了資本,補充了資金,變成了真正“有本錢的”企業。

    二是解決了人員的身份轉換,核實了單位原有的事業編制,有事業編制的職工都可以自願進入新的崗位,享受這次改革的社會保障優惠政策,解決了後顧之憂。

    三是完成了工商登記註冊。過去出版社由於資本不實、出資人缺位,很多不符合獨立工商企業的標準,難以履行法人責任,這次一一進行了核實,取得了法定資格。

    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改制完成後,整個圖書出版領域全部完成了轉企改制。其後,音像、電子出版單位也採取多種形式,完成了轉企改制。

    實踐證明,轉企改制後的各類出版單位,在新體制中普遍充滿活力,獲得新發展,與市場貼得更近,和讀者的心貼得更緊,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和同步增長,呈現出嶄新的發展面貌,一大批主業突出、特色鮮明、活力迸發的現代出版企業正在引領我國新聞出版業闊步前行。

    報刊體制改革正在“兩路並進”

    記者:報刊體制改革的進展如何?

    柳斌傑:報刊體制改革正在“兩路並進”:非時政類報刊體制改革的關鍵是轉企改制,時政類報刊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實行兩分開和機制轉換。從今年開始,兩年時間內要完成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的轉企改制,數量多、任務重,目前已有1500多家完成轉企,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一半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完成轉企改制。

    這次改革的目標包括,第一,明確報刊職責,不同的報刊要有不同的定位,承擔不同的責任。第二,理順關係,包括主管主辦、資本、産權、責任主體等。第三,增強非時政類報刊實力,讓它們有資金、有實力、有人員,成為市場主體。第四,調整報刊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優化品種佈局,為各層次、各專業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確保其有序發展,同時保障主流媒體在新聞宣傳方面的主導地位。

    現在報刊體制改革中有三個難點。第一是時政類報刊和非時政類報刊的區分和認定。作為報刊,大部分都刊載時政新聞,但這不代表它一定是時政類報刊。在世界其他國家時政類報刊也是很少的,大多都是幾家。我國時政類報刊是指承擔黨和國家時政宣傳任務的,有指令性要求,有首發、首評國家時政資格的報刊。非時政類報刊可以刊載重要時政新聞,可以自願宣傳,但不具備首發、首評黨和國家時政的資質。非時政類報刊可以通過市場來配置資源,主要是為特定的讀者服務。

    第二是資産問題。我們報刊過去是依託一個單位申辦出版權,但大多數報刊的主管、主辦單位並沒有注入資金,或者只有一點啟動資金,也很少,實際上這些報刊的資金大多數是在發展過程中自我積累起來的。按照現行政策的規定,國家不允許外國資本和民營資本進入新聞媒體領域,所以報刊無論以何種方式形成的資産全部是國有資産。此外,過去也有一些隱蔽的個人或者社會資本違規進入新聞媒體領域,一旦核實資産,問題就會凸顯。怎麼正確處理這些問題,既維護國家政策的嚴肅性,又符合實際狀況,也是一個難點。

    第三是一些困難報刊的轉製成本問題。經濟效益佳、市場開拓好的報刊是搶著轉制的,但效益比較差、甚至負債經營的報刊,就無力擔負轉製成本,必須有退出的機制。

    第四是人員問題。很多小報小刊沒有固定編制,也沒有穩定的人員,轉制過程中,誰該享受政策,誰不享受政策,身份分不清楚。

    除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還將在報刊整體佈局、結構、總量、供求關係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增強發展能力,依託大媒體、地方來推進集團化管理,使報刊做大做強。

    從目前情況來看,大家對改革形成廣泛共識,正在踴躍參與。近年來的無數實踐證明,改革極大地解放了新聞出版生産力,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媒體實力不斷壯大,社會影響力不斷加強,職工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做到了“誰改誰受益、先改先受益”,實現了營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長效機制的目的。改革走在前列的出版集團、出版社更加注重創造名牌産品,樹立企業形象,通過擴大市場、改進服務來贏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圖書出版精品力作不斷涌現

    記者:近年來我國圖書出版産品有哪些特點?

    柳斌傑:近幾年,我國圖書生産能力空前解放,精品力作不斷涌現,主題出版的特點愈發鮮明。我們重新整理、校訂、翻譯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原著的新譯本,出版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著作,以及一大批重大理論研究成果,對於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具有重要意義。

    圍繞改革開放30週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建黨90週年、辛亥革命100週年等一系列重大主題,我們推出了一大批黨史、軍史、國史、革命史方面的精品力作,而且更加尊重歷史,更加有學術水平。比如抗戰,我們過去只是出版了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遊擊隊的抗戰歷史,現在也出版了正面戰場的歷史,所有抗戰英烈的傳記。比如辛亥革命,我們真實地記錄了孫中山等革命者的歷史功勳。國際評價很好,認為共産黨英明磊落,追求真理。

    文學著作是圖書出版領域的一個“重鎮”。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中國小説類新書數量為4300多部,長篇小説總量達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部,是世界上産量最高的國家。過去我們長期主要出版古代經典名著,現在也出版了大量當代名著。《狼圖騰》、《杜拉拉升職記》等暢銷書的譯作,在國外圖書排行中都名列前茅。

    少年兒童讀物也得到了繁榮發展。鄭淵潔、楊紅櫻各自作品的全球發行量都超過了2500萬冊。在世界銷量前10名的作家中,僅次於《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

    此外,中國圖書的設計、裝幀、印刷技術水平也是世界一流,多次獲得國際大獎。

    數字出版是國際出版業大勢所趨

    記者:近年來,數字出版是出版業發展的一個熱點,現在的發展態勢如何?

    柳斌傑:首先要分清楚什麼是真正的數字出版。目前大家看到的電子書並不都是數字出版,有的是傳統出版物的電子版本。數字出版要實現出版物的創作、生産、出版、傳輸、消費一體化和數字化。也就是作家在數字平臺上寫作,讀者在另一個數字平臺上閱讀,全部出版和經營環節都通過數字技術實現,並事先預設了作者、編輯、傳播者的收入分配比例和權責關係,同時實現各方所求。

    數字出版是國際出版業的大趨勢。我國數字出版産業發展迅猛,到2010年底,數字出版産值已經超過了圖書出版産值,達到了1000億元,內容創作和技術平臺都有突破,且發展潛力巨大。

    當然,目前我國數字出版領域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傳統新聞出版單位的數字化轉型較慢,渠道和技術開發商與內容生産商融合不夠,技術水平相對落後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勵主要的出版、報業傳媒集團加快實現數字化革命,在數字出版傳播領域必須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第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佔領技術高地,積極研究、開發適合我們國家的新聞出版傳播技術平臺和閱讀終端。第三,出臺一批推動數字出版發展的優惠政策,實施一批重點工程。第四,建立數字出版基地,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造數字出版高地。第五,加大力度培養數字出版高端人才,造就中國的喬布斯。

 
 
 相關鏈結
· 我國精心籌備2012年倫敦國際書展主賓國活動
· 新聞出版總署通知要求創新新聞出版領域社會管理
· 新聞出版總署舉行紀念辛亥革命百年出版座談會
· 新聞出版總署召開出版傳媒集團改革發展座談會
· 全國部分出版傳媒集團改革發展座談會在江西召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