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産業將要“隨水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6日 14時4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26日電(記者 賈立君)記者日前在黃河上遊的內蒙古河套平原看到,平疇沃野中秋收後的農田汪洋一片,像遭遇了水災。原來,這裡的農民正在進行“秋灌”,為農田來年春耕積蓄墑氣。當地農民表示,“大水漫灌”很費水,但這是多年習慣性的農業用水方式。不過,他們告訴記者,這種澆水方式將隨著政府嚴厲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而宣告結束。

    “今後,水利要從單一為農牧業服務,向為工業化、城鎮化提供全方位服務轉變。”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説。響應國家水利事業改革精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蒙古將“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全面提升水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一方面,要加快調整産業結構,發展水資源消耗少、用水效率高的産業;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水資源配置體系,引導工業項目向水資源工程附近佈局。

    巴特爾説,目前,內蒙古水資源總缺口達10億立方米,並呈不斷擴大趨勢,未來10年,缺口將達30億立方米;區域性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內蒙古西部黃河沿岸地區實際用水量超出分水指標,而東部錫林郭勒盟、通遼市等地嚴重缺水,這對經濟社會發展構成明顯制約。

    當前,內蒙古著力在其西部的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市黃河流域,打造以煤化工為主導産業的“沿黃經濟帶”,鼓勵水資源缺乏而煤炭資源富集地區與黃河沿岸地區進行産業協作,變此前的“調水”為“輸煤”,以期實現水、煤資源跨區域優化組合。

    過去的5年中,內蒙古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203億元,是“十五”期間的1.8倍,相繼建成和開工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全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4500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500萬畝,解決了581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水利事業為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巴特爾説,內蒙古當前用水結構不夠合理,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水環境惡化壓力加大。其中,農牧業用水佔社會用水總量的77%、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工業用水僅佔12%、比全國低12個百分點;大中型灌區設施老化失修現象嚴重,抗旱減災能力不強,農牧業灌溉用水效率低;部分地區地下水超採嚴重,水位逐年下降,嚴重超採區水環境惡化。

    他表示,內蒙古將積極推進經營性水利項目走向市場,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利建設。今後10年通過多種措施加大投入,努力使全社會水利年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1倍,從而改變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未來5年,內蒙古將通過實施重點水庫樞紐及調水工程,新增供水能力30億立方米,新增“四個千萬畝”節水灌溉工程,使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500萬畝。

    “在節約用水的基礎上,要大力推進水權轉換改革。”巴特爾説,特別是在黃河流域,要通過農業節水、盟市間水權轉換方式,加快調整用水結構。內蒙古將儘快啟動河套灌區向沿黃工業園區進行水權轉換,保障沿黃重點産業的規劃實施。鼓勵工業企業投資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將農業節約的水量由投資企業用於新上工業項目,或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有償轉讓給其他工業企業,實現工農業水權的合理置換。總之,既要節約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同時也要使有限的水資源最大可能地發揮良好效益。

 
 
 相關鏈結
· 內蒙古每月7次集中行動整治道路“三超一疲勞”
· 氣象局:南方持續降溫 西北地區內蒙古雨雪增多
· 內蒙古滯銷土豆江蘇南通熱銷
· 內蒙古撥付38億元草原生態補助資金 534萬人受益
· “十一五”時期內蒙古産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 內蒙古啟動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