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發射場系統副總指揮張道昶解讀神八發射"零窗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31日 21時39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甘肅酒泉10月31日電(記者王經國、白瑞雪、李惠子)“根據交會對接任務需要,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實施‘零窗口’發射。”發射場系統副總指揮張道昶10月3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零窗口”發射是指在一定長度的發射窗口時間內,緊貼窗口上沿即最優時間實施發射。比如,發射窗口為5時至5時30分,“零窗口”就是指5時整。在這個時刻發射,就能把飛行器送到最佳位置,而且能在變軌過程中節省燃料。

    與天宮一號發射窗口寬度為15分鐘不同的是,神舟八號飛船的發射窗口將是一個精確到秒的“零窗口”。

    張道昶説,在空間交會對接飛行試驗過程中,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的發射時間是相互關聯的。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以後,將會建立一個對接軌道。神舟八號必須要按照進入對接軌道的需求確定精確的發射窗口,以使飛船入軌後與天宮一號形成軌道共面。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站長郭忠來説,由於陽光對交會對接中使用的敏感器有影響,為使第一次交會對接更加順利,因此交會對接的位置確定在地球的陰影區,這也是確定發射“零窗口”的另一因素。

    “完成交會對接所需的條件就決定了發射窗口必須是‘零窗口’,而且誤差只能在正負1秒間,這樣才能滿足交會對接任務的發射要求。”郭忠來説,如果錯過這個時刻,就只能推遲發射,重新尋找“零窗口”。

    從事航天工作20年的郭忠來,在神舟七號發射時擔任零號指揮員。他説,根據天宮一號的運行軌道來測算,如果推遲發射,由於目標飛行器是兩天回歸,飛船隻能在相隔一天或三天后發射,因為天宮一號每兩天才能再次經過同一軌道位置。同時,由於火箭推進劑需要在一個合適的恒溫下保存,因此需要重新卸下推進劑,而這又容易使密封圈的密閉性發生問題。“許多問題都將隨之而來。”

    為了確保火箭準確地在“零窗口”發射,各大系統進行充分準備,比如加強測試和考核,加強薄弱環節的梳理,使得設備運行穩定可靠。制訂完善的應急處理預案,一旦發射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能夠準確、快速進行定位、處理,確保不影響整個發射的持續時間。

    運載火箭發射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説,發射火箭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進一步提高了入軌精準度。

    “根據天宮一號的在軌位置,並結合發射場風速、火箭重量,系統會計算出神舟八號的起飛時間,再倒算出精確點火時間。”郭忠來説。

    發射前天氣是影響“零窗口”發射的重要因素,在發射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根據接收天文平臺報時給出的實時天氣狀況將做出是否適合發射的判斷。郭忠來説,一旦確定發射,點火控制終端最終實施自動點火,而不再需要人工按鈕點火。“點火自動化操作進一步確保了‘零窗口’發射的精確性。”

    “‘零窗口’發射需要幾大系統密切協同、協作。”張道昶説,目前幾大系統統籌安排,精心準備,均做好了相關預案,同時模擬了“零窗口”發射,並進行了合練,力保成功發射。

我的身後有一個強大團隊——“零號”指揮員王軍專訪

    新華社甘肅酒泉10月31日電(田兆運、黎雲、丁述成)神八發射前夕,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訪了擔任此次發射任務的“零號”指揮員王軍。

    記者:在很多人的眼裏,“零號”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崗位,你怎麼認為?

    王軍:就整個發射任務而言,“零號”只是其中的一個普通崗位。

    記者:在發射任務中,“零號”的具體職能是什麼?

    王軍:“零號”指揮員在我們內部叫測試發射指揮員,它是測試發射調度指揮的一個關鍵崗位。“零號”的職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任務進場前,主要負責發射場地面設施設備的準備;任務進場後,負責各大系統測試工作的組織、計劃和協調,約束各系統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測試;進入臨射檢查和發射程序以後,組織各系統進入發射程序,一直到發射,點火起飛,然後利用圖像、數據、調度等手段,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對整個測試過程進行把握,隨時處理各系統在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記者:“零號”指揮員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

    王軍:“零號”指揮員必須要熟練掌握口令,掌握髮射場、火箭、目標飛行器等各個系統的知識,具備全面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果斷處置突發問題的能力。同時,“零號”指揮員還必須要有良好的心裏承受能力和良好的判斷能力以及比較全面的火箭發射知識。

    記者:你是中國載人航天任務的第三位“零號”指揮員,發射臨近,壓力大嗎?

    王軍:我之前擔任過8次衛星發射任務的“零號”指揮員,相比而言,載人航天任務牽扯到的系統更加龐雜,狀態也比較複雜。第一次擔當載人航天任務的“零號”,説沒壓力那是不可能的。

    在此次發射中,設備和發射測試程序較之前的神舟系列飛船都有很多變化,比如把兩次扣罩模式改為了一次扣罩模式,大幅度縮短了産品在發射場的測試發射時間等。其次,這次神八發射是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之後不久進行的,這對我們來説也是頭一次,無形中大大增加了組織、協調和保障的難度。不過,我信心十足。因為我身後有一個強大的團隊。

空間站管理新需求將引領載人航天測控通信網發展方向

    新華社甘肅酒泉10月31日電(記者田兆運、李惠子、黎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10月3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伴隨著我國空間站工程建設任務的全面展開,針對空間站管理對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網提出了多項新要求,成為測控通信系統未來發展中需要重點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錢衛平説,天宮一號作為一個空間實驗室,將在軌運行2年。此前的神舟飛船系列任務,主要是解決單項技術問題,在太空駐留持續時間相對有限。而未來的空間站將長期在軌工作,這就決定了針對它的飛行控制模式要隨之改變。

    “眾所週知,航天器在軌時間越長,不可預測的因素越多,風險也隨之加大。”錢衛平説,“如何適應空間站在太空運行的新狀態,對飛行管理控制提出了新要求,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研究。”

    與“空間站長期運行飛控支持變化”相對應的另一項變化,來自於空間站應用項目增多會派生出許多對飛控的新需求,這都需要進行研究解決。他説:“就拿航天員來説,將來在空間站要長期工作和生活,會遇到許多新問題,例如人的心理變化,情感需求,在地面人們有手機、網絡,可以解決信息上的需求。那麼,在天上,究竟該如何解決,這些都需要我們加強研究。”

    這位航天測控專家表示,針對空間站的長期在軌管理還有一些新的要求。比如操作程序,要短和快,不能時間過長,這就需要引入智慧化的專家決策系統等技術,建立自動化的決策分析系統。

 
 
 相關鏈結
· 神舟八號·權威訪談:"神八"與"神七"不同在哪
· “天宮一號”“神八”對接氣象保障服務提前啟動
· 圖表:“神一”到“神八”
· 圖表:神八將搭乘長征-2F遙八火箭進入太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