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人類文化的寶庫”——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31日 22時0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維也納10月31日電(記者 劉鋼)位於維也納市中心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是一座奧地利人引以為傲的恢宏建築。它歷史悠久,館藏豐富,是當今世界五大圖書館之一。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的前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圖書館,歷史可追溯至1575年。由於當時的皇帝卡爾六世決定,允許圖書館對外開放,這座圖書館也是當時少有的學術機構之一。直到19世紀,它一直保持著德語國家中最大圖書館的地位。1920年,皇家圖書館改稱國家圖書館。

    今天的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的主體及閱覽大廳建成于1726年,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圖書館的閱覽大廳極具特色,被譽為世界上最華麗的閱覽廳。大廳中間是卡爾六世皇帝的等高全身雕像,周圍廊柱上是16位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的雕像,極富皇家氣派。

    大廳內,靠墻環立著直達天花板的書櫃。古色古香的褐色木制書架上,不同年代的書密密排布,令人油然而生“書海”之感。僅大廳藏書就有20余萬冊,連通往陳列室的門上也嵌入了書架。穹頂和側廊的巨幅壁畫襯托著古老的書櫃,使整個閱覽大廳猶如一件渾然天成的大型藝術品。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的館藏十分豐富。其中,光是1501年至1850年的文獻就有20萬件。它也是世界上收藏莎草紙文獻最多的地方,現有莎草紙文獻約13萬件。莎草紙是古埃及人從公元前350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的一種書寫材料,用莎草加工而成。

    目前,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的藏品包括圖書報刊、善本手稿、古版書、音像製品等8個大類,約300萬種,700萬件。其中不乏舉世聞名的珍品,如《維也納藥學大綱》、《羅馬帝國圖刻版》、42行《聖經》原印本書,以及莫扎特、貝多芬、海頓等人的樂譜手稿等。

    圖書館內還收藏有360件最具奧地利特色的古樂器珍品,幾乎囊括了17世紀以前所有種類的樂器。此外,還能見到海頓的撥弦古鋼琴、貝多芬1803年鋼琴、舒曼和勃拉姆斯用過的1839年出産的鋼琴。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還有一部分為數不多、但很有價值的收藏,那就是中國書畫。奧地利歷史上一直與中國有著經濟和文化往來,茜茜公主就曾是一位中國青花瓷的愛好者和收藏者。經過幾代人的收藏,如今奧地利國家圖書館中存有一批珍貴的中國書畫,其中包括目前全世界僅存4件、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于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在中國繪製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繪製于清康熙年間的中國第一部繪有經緯線的全國地圖——《皇輿全覽圖》,以及其他一些珍貴的中國明版孤本及清代稀有書籍。

    隨著社會和技術的進步,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現在更加重視對公眾的服務。圖書館向所有年滿16歲的讀者免費開放;館藏數字化工作早已啟動;閱讀、查詢服務電子化也已經展開。圖書館提供聯機檢索服務、聯機公共目錄查詢及國家聯合目錄查詢,並可提供專用研究信息。讀者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預訂準備在閱覽室閱讀的圖書。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服務大多免費,有些項目即便收費,也是非贏利性的,包括資料照相、複印和縮微服務等。人性化的服務大大方便了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

    作為一個文化研究機構,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目前還從事著約30項研究,並每年舉辦多場展覽、專題討論會、音樂會、報告會、朗誦會等活動。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堪稱一座人類文化的寶庫,但它帶給人們的震撼不僅來自於其精美的建築和博大的館藏,更來自於人們為保存人類文化遺産而付出的努力。無論朝代如何改換,無論戰火紛飛還是顛沛流離,總有人為了守護文明瑰寶而奮不顧身,也有人為讓更多民眾受惠于文化遺産而無私捐獻。正是他們的奉獻,使奧地利國家圖書館這樣的文化寶庫能真正屬於全人類,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貢獻。

 
 
 相關鏈結
· 胡錦濤同奧地利總統菲舍爾舉行會談
· 胡錦濤主席出席奧地利總統舉行的歡迎儀式
· 胡錦濤開始對奧地利進行國事訪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