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六號船交會對接測控有三大關鍵弧段
——專訪遠望六號船總工程師顧炳俊、副總工程師張振國
新華社遠望六號船10月31日電(新華社記者楊雷)神舟八號/天宮一號交會對接進入倒計時之際,遠望六號船總工程師顧炳俊、副總工程師張振國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權威解讀遠望六號船交會對接測控相關情況。
海上測控主要有三種方式
記者:我們為什麼要進行海上測控?
顧炳俊:航天遠洋測量船是我國航天測控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我國陸地疆域的影響,我們陸上的測控站覆蓋不了那麼廣闊的範圍。那麼陸地上達不到的地方,就要延伸到海面上,這就有了海上測控。
海上測控憑藉其強大的綜合測控能力和靈活機動能力,能夠為各類航天發射試驗任務提供有力的測控支持,有效彌補了由於我國國土面積有限而無法提供全程覆蓋的不足。
記者:航天遠洋測量船對於航天器的測控有哪幾種主要的方式?會對航天器的運動産生哪些影響?
顧炳俊:我們所説的測控實際上是指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測,一方面是控。測,包括外測和遙測兩種方式,外測就是通過測量航天器相對測量船的角度、距離、速度,確定航天器的飛行軌道;遙測主要是通過接收航天器內部傳感器採集下傳的信息,了解掌握航天器上設備工作狀態。
控,主要指遙控。它是根據測控中心的測控計劃,發送遙控指令對航天器進行各種控制,如航天器變軌、太陽能帆板展開等。遙控會對航天器軌道、姿態産生一定的作用,而前兩種方式不會對航天器的運動産生影響。
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雙目標切換要在10分鐘內完成
記者:這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遠望六號船主要承擔什麼任務?
顧炳俊:遠望六號船主要承擔神舟八號飛船變軌段、軌道維持段等關鍵弧段以及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段的測控通信任務。
記者:這次任務涉及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兩個目標,遠望六號船會不會兩個目標都進行參與?
顧炳俊:是的。我們船目前按照要求將在第2圈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分別進行跟蹤測控。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先飛過去,我們對它進行跟蹤測控;10分鐘之後,當神舟八號飛船飛到我們弧段的時候,我們再進行跟蹤測控。
記者: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嗎?
顧炳俊:從技術上來説,設備技術狀態要快速轉換,要求我們在10分鐘之內必須完成這個切換的過程。從接到這項任務開始,我們對這個過程目前已經演練過很多次。按照實際訓練水平,我們目前最快在2至3分鐘之內就可以切換完畢。
長達17天的連續測控對設備和人員帶來雙重考驗
記者:這次任務長達17天,這對於遠望六號船來説是不是任務時間最長的一次?這對我們的測控工作有哪些挑戰?
張振國:這是我們船有史以來參加的最長時間的測控任務。連續17天的跟蹤測控,對全船設備和參試人員身心素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從設備上來説,由於任務時間長,設備需要長期開機,這對其穩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從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上來看,肯定要比以往短期任務高,這對我們設備維護保養的要求就更高了。
從人員上來講,這是一項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連續工作17天,人員肯定非常疲憊,所以從接到這個任務開始,我們就著重對一些人員進行訓練,使得同時能夠有兩班人完成這次任務。
顧炳俊:除了時間長之外,還有一個挑戰就是任務海域的惡劣海況。交會對接任務中,遠望六號船佈置在南太平洋海域。這片海域,我曾經隨遠望二號船到過5次,由於受南半球冷空氣頻繁向低緯度地區侵襲和溫帶氣旋影響,給任務海區帶來持續性的大風、大浪天氣。
惡劣海況不僅對測量精度有很大影響,對設備也有一定影響,如風比較大時,天線對所能承受的風力是有要求的,而風浪捲起的海水,也會對天線有一定腐蝕。
記者:我們需要提前多長時間進行任務準備?
顧炳俊:像這樣重大任務我們準備時間很長,一般在1至2年前就已開始著手準備,先期工作主要是一些文件的學習和文書資料的掌握。今年3月,我們對即將上天的一些設備和模擬設備進行了一些對通工作,檢驗天、地兩個系統的匹配性。今年5至10月,我們進行了各種船內聯調演練,與各測控站之間的聯調演練等。像這樣的演練,我們在早期每週進行一次、中期每週進行兩次,後期每兩天就要進行一次。
交會對接測控遠望六號船有三大關鍵弧段
記者:在這17天的時間裏,遠望六號船測控的弧段有多少個?
顧炳俊:連續17天中,我們有共計102圈次左右的任務弧段。
記者:你覺得最重要的弧段是什麼?
顧炳俊:最重要的弧段共有3個。第一個就是第一圈,即船箭分離22分鐘後神舟八號飛船將進行工況處理,並做好應急返回情況下向飛船注入數據的準備;第二個是第五圈,對神舟八號飛船遠距離導引段第一次變軌過程進行測控;第三個是第253圈,也就是發射後的第16天,對神舟八號飛船返回前進行軌道維持。
記者:第五圈的第一次變軌過程對這次交會對接有什麼影響?
顧炳俊:變軌的目的是讓神舟八號不斷地調整,逐漸地使二者處於同一個軌道面上,接近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
記者:第253圈的軌道維持的目的是什麼呢?
顧炳俊:飛船返回前,要想使飛船能夠正確的著落在我們預定的著陸場,需要一個預定軌道。就像要把籃球投入籃筐,籃球會劃過一道拋物線。對於飛船來説,這條線就是一條預定的軌道,我們軌道維持的目的就是要讓飛船正確地沿著這條預定軌道運行。
記者:一旦出現問題,我們有什麼預案?
顧炳俊:我們有完善的應急預案體系,這個體系由船、專業組、崗位三級構成,從組織機構、人員職責、實施流程、應急操作、各項保障方面進行確認。
這其中包括飛船跟蹤異常、鏈路通信異常等在內的各種應急預案覆蓋了我們所有的設備,可能出現的情況我們也都預想過了,並且每一個預案都進行了演練。
遠望六號船執行交會對接測控時不會遇到日淩現象
記者:我們的海基測控和陸基、天基測控有哪些不同?
顧炳俊:最大的不同,同時也是最大的優勢在於機動性,我們可以在南北緯60度以內任意海域進行測控。海基測控可以對高、中、低軌各類飛行器進行測控覆蓋,這一點就連天基測控也不能做到。
此外還有一個不同點是,陸基測控的重心是穩定的,而海基測控由於在海上完成,重心有起伏、左右有搖擺、前後有起伏,船體由於海水的作用還會發生部分輕微扭曲的情況,這些都要考慮進去。我們要根據這些誤差進行修正,所以計算相對於陸基來説要複雜。
記者:這次我們會不會遇到日淩問題?
張振國:日淩現象是指太陽和跟蹤目標同時處在天線的跟蹤波束中,也就是天線、目標和太陽同時處於了一條直線上,這樣信號將被噪聲淹沒,會影響正常通信。本次任務中,我們不會遇到日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