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疆兵團“屯墾”變“屯城”“戍邊”更“興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9日 09時52分   來源:新華社

  “屯墾”變“屯城” “戍邊”更“興邊”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徐軍峰 潘瑩)“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成立於半個世紀前的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在祖國最西部擔負起屯墾戍邊維護穩定的歷史使命,在生産建設、在保家衛國、在維護穩定時,都創造出難以磨滅的輝煌。

    如今,面對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兩大目標,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有力推動下,新疆兵團正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提高綜合實力,改善職工群眾生活,增強維穩戍邊能力,為繼承韆鞦偉業、再續往日輝煌作出新的貢獻。

    從“風頭水尾”到“美好家園” 讓職工安居樂業

    新疆兵團14個師、175個農牧團場、近260萬職工群眾,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自然稟賦較差的地方,從最初的地窩子,到後來的土木磚混房,雖然生活條件逐年好轉,但是,長期以來,因為居住分散,廣大職工群眾難以享受到便利優質的公共服務、公共保障。

    為拴心留人,改善民生,多年來,新疆兵團堅持每年為職工群眾做“十件實事”。繼去年解決“五七工”“家屬工”基本養老保障、完成1萬多戶農房改造、為13萬人發放低保金等惠民措施之後,今年,新疆兵團還將完成18萬套保障房建設、實現近4000戶牧民定居、80多萬人喝上飲用安全水等民生項目。

    記者近日在地處邊境線旁的農十師185團1連看到,職工的住房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尖頂紅瓦建築,庭院大門統一繪上綠色迷彩,走進屋裏,雪白的墻壁,光潔的地磚,各种家電應有盡有。職工們告訴記者,我們的家不比城裏人差。

    新疆兵團政委車俊表示,在新時期完全靠農業的屯墾戍邊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只有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從傳統的農業屯墾,走向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發展,發揮城市産業、科技、文化集聚功能,與時俱進地豐富屯墾內涵、轉變屯墾方式。

    “在這裡,信心和希望比什麼都重要。”車俊説,新疆兵團要吸引人留住人,必須儘快提升城市化水平,由過去的農業“屯墾”變“屯城”,讓更多的職工群眾享受現代文明,讓一座座城市成為維穩固邊的堅強堡壘。

    新疆兵團現有石河子、五家渠、阿拉爾、圖木舒克4座城市,到2015年,新疆兵團將形成以10個城市、10個墾區中心城鎮、160個一般團場城鎮、400個中心連隊居住區為基礎的城鎮體系。

    根據“十二五”規劃,新疆兵團力爭2015年生産總值翻一番,年均增長15%,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比重達17%以上,人均生産總值翻一番,超過全國水平。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工業為主導的産業結構基本形成。綜合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兵團城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將率先在西北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任務。

    從“一手握槍一手拿鎬”到“新型工業化” 奠定騰飛基礎

    1954年成立以來,兵團人“一手握槍一手拿鎬”,本著“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在沙漠周邊、邊境一線開荒種地,建設了一片片綠洲。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以農為主”“重農輕工”嚴重制約新疆兵團經濟可持續發展。

    自2005年起,新疆兵團確立了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經濟方式轉變的基本思路。2009年,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確定了發展農牧機械、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礦産開發、新型建材和氯鹼化工等六大産業。

    近一年多來,隨著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貫徹落實不斷深化,全國對口援疆工作全面啟動,中央對新疆和兵團的支持政策、項目、資金逐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日益開放的新疆兵團進入了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産業結構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

    一大批看好新疆兵團發展前景的大企業大集團前來投資興業:在農一師,與浙江省台州市共建的阿拉爾台州光伏電子新材料産業園區已有8家企業入駐,總投資近400億元;在農六師五家渠東工業園區,山東信發集團注資成立農六師煤電公司,投資100多億元,規模居國內同行業前列;在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農八師與江蘇大全集團合作,建設的多晶硅太陽能項目已經開工。

    今年1月至9月的最新數據是新疆兵團工業強勁增長的“最有力説明”: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38.45億元,增長34.5%,連續8個月保持30%以上增速;30個工業行業中有22個行業實現盈利;全兵團完成固定資産投資478億元,增長56%,其中工業投資完成261億元,增長60.6%。

    “‘十二五’期間工業年均增長25%,到‘十二五’末達3000億元,工業的比重將達50%。”新疆兵團工業局局長趙世民説,新疆兵團以農業為主的歷史正在被改寫,工業將撐起新疆兵團的“半壁江山”。

    從“一枝獨秀”到“現代大農業” 夯實屯墾實力

    從塔裏木盆地的皮墨墾區,到準噶爾盆地的石河子墾區,遍佈天山南北的100多個團場,農田裏、果樹下,新疆兵團廣大職工群眾體會著秋收的喜悅。

    記者從新疆兵團發改委獲悉,今年農業獲得好收成,預計棉花總産125萬噸,比上年增長8%。此外,糧食總産203萬噸,190萬畝的果蔬園産出水果120多萬噸,比上年增長3.5%,節水灌溉面積達1100萬畝,機械化收穫面積首次突破千萬畝,機採棉面積達350萬畝,佔棉花種植面積的近一半。

    農業是新疆兵團的基礎和優勢産業,而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新疆兵團過度倚重棉花,棉花産業“一枝獨秀”,造成經濟結構單一,抵禦風險能力較差,一旦市場行情突變,往往蒙受沉重損失。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新疆兵團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步伐,增加科技投入,不斷邁向“現代大農業”。

    十年前從安徽太和縣來到兵團當農工的董蘭廷告訴記者:“我已經48歲了,在老家也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做夢也沒想到新疆兵團種地是全機械化。從大馬力農機犁地、精量播種、飛機撒藥、膜下滴灌,到採棉機收棉花,只要用手機打個電話,就什麼都搞定。”

    在新疆兵團農一師,機械采收紅棗技術正在推廣應用中。7團政委文剛介紹説,這項技術實現了紅棗機械化種植和采收,收穫機到地裏走一遍,樹上的紅棗都收進網裏;收下來的紅棗,還能通過紅棗等級分選機,很快分出等級高下。

    在新疆兵團不少墾區,通過電腦智慧控制系統,用手機和電腦就能遙控灌溉農田已不再是新鮮事。日夜工作的農田監測信息系統,實時監控水、鹽指標,施什麼肥、打何種藥,缺什麼就補什麼。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化農場建設,已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樣板。

 
 
 相關鏈結
· 救災帳篷裏的古爾邦節—新疆伊寧縣地震災區見聞
· 新疆地震受災重點鄉鎮政府與群眾“結親”過節
· 水利部支持新疆水利工作座談會在烏魯木齊市召開
· 新疆:120多萬噸新棉入庫 亟須增加運力外調
· 新疆兵團農二師棉稈還田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