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工增雨作業每年向天“要水”500億立方米
新華社重慶11月14日電(記者 李松)記者從全國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交流研討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國人工影響天氣能力不斷增強,通過人影作業,全國每年平均增加降水約500億立方米,年均防雹保護覆蓋面積50余萬平方公里,有效減輕了乾旱、冰雹災害造成的損害。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説,目前我國27個省區市、1502個縣政府成立了人工影響天氣領導機構,省級氣象部門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人影業務系統。截至2010年,我國30個省區市以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黑龍江農墾行業等的2235個縣市能開展人影作業,高炮配備達到6902門,飛機52架,從事人工影響天氣的各類人員4.26萬名。
人工影響天氣能力的不斷增強,有效減少了乾旱、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産的影響。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區為例,據中國氣象局統計,2006—2009年氣象部門在三江源實施的人工增雨作業,共增加降水量260億立方米。由於水源增加,扎陵湖、鄂陵湖分別擴大31和49平方公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水源涵養功能得到明顯增強。
我國著力構建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
新華社重慶11月14日電(記者 李松)記者從此間召開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建設交流會上獲悉,我國將著力依託中國氣象局業務系統和氣象預報信息發佈系統,建設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平臺,建立起國家權威、上下暢通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發佈體系。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説,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是我國應急指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佈的信息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依託現有氣象業務系統和預警信息系統,涵蓋信息收集、傳輸渠道及與之配套的業務系統,建設針對不同群體的發佈接收子系統,形成反應靈敏、傳輸快捷、覆蓋範圍廣的預警信息綜合發佈平臺。
據了解,我國已有北京、安徽、山西、寧夏、湖北等5個省區市完成了省級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系統建設。到“十二五”末期,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將覆蓋我國80%以上的縣級行政區域。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能有效提升預警信息發佈時效和覆蓋面,提高政府防災減災能力,社會公眾也可以便捷地獲取預警信息。同時也提高了政府應急管理能力,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積極作用。
氣象為農服務凝聚廣泛力量
——多部門關心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
11月13日,全國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交流研討會暨國家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發佈系統建設交流會在重慶永川召開,總結交流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的新進展,進一步推進全國各地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深入發展,研究推進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建設工作,來自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部、農業部、民政部、國務院研究室、國務院應急辦等部門的同志出席會議,部分同志還就氣象為農服務工作談了幾點看法。 >>>詳細閱讀
矯梅燕:要充分發揮“永川模式”帶動和示範效應
9月6日至8日,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一行赴重慶調研,深入了解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情況。矯梅燕一行先後查看了“永川自然災害應急聯動預警體系”以及江津區國家級農業氣象試驗站建設的情況,並聽取了相關工作彙報,對重慶市氣象局各項業務工作進行了檢查指導。矯梅燕強調,要紮實推進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永川自然災害應急聯動體系”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