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1月24日電(記者 朱國亮 張澤遠)在乾旱、貧瘠的甘肅土地上,今年將收穫超千萬噸的糧食!
這樣的産量,對於中國這個世界糧食大國而言,佔比不大。然而,對於長久以來為一口糧食發愁的甘肅來説,能夠實現糧食供需平衡有餘,具有里程碑意義。
實現糧食供需總體平衡有餘
會寧是甘肅省最乾旱的縣之一,今年春夏,這個縣再遭嚴重乾旱,但當地農民沒有為吃糧發愁。
會寧縣會師鎮西岩村村主任王永福説:“小麥雖基本絕收,但玉米、土豆産量還不錯,土豆單産在1噸到1.5噸之間。”
據甘肅省農牧廳介紹,因旱情嚴重,夏糧減産,但秋糧彌補不足,全年糧食總産預計仍將達到1005.3萬噸。這是甘肅糧食産量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如今,儘管小麥、大米還要適量調入,但甘肅馬鈴薯、商品玉米、制種玉米、啤酒大麥、小雜糧有大量調出,甘肅糧食供需實現了總體平衡有餘。
儘管自然條件嚴酷,但近年甘肅糧食産量卻在加速增長。甘肅農牧廳的統計顯示,甘肅糧食産量從1994年的700萬噸增長到800萬噸,用了10年的時間;之後從800萬噸到900萬噸,用了5年時間;從900萬噸到1000萬噸,只用了2年時間。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甘肅糧食增長來源於山旱地,不是以犧牲更多的水資源為代價,相反,是用盡可能少的水生産盡可能多的糧食。
甘肅省農牧廳廳長武文斌介紹,甘肅人均佔有的水資源量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然而甘肅人均生産的糧食卻接近全國人均水平。
“旱地也能産這麼多糧,科學種田是真好。”55歲的王永福説,“我們這裡土地雖多,但多是山旱地,早些年常鬧饑荒。沒想到現在不僅旱年不再鬧饑荒,而且還有餘糧出售。”
科學調整結構是糧食增産的關鍵
“十年九旱”、“年年種糧不見糧”,這是甘肅旱作農業區廣為流傳的兩句話,也透露著人們對旱作農業的無奈。
甘肅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全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農村人口生活在乾旱半乾旱地區。
如何從這些山旱地“刨”出糧食?
武文斌説:“‘十年九旱’其實是相對於春夏時節和夏糧作物而言的。甘肅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冬春以及初夏乾旱頻繁,但全年降水量並無多大變化。小麥的需水時節剛好與甘肅降水時段錯開,也因此有了‘年年種糧不見糧’一説。”
據此,甘肅省近年來持續調整作物結構,壓夏擴秋,調減小麥種植面積,擴大馬鈴薯等秋糧種植面積。馬鈴薯、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到千萬畝,而小麥10年調減360多萬畝。
王永福所在的西岩村9000多畝地中,一半以上改種了玉米,剩下的主要是馬鈴薯和小雜糧。
如今,秋糧在甘肅糧食構成中已佔據70%,也是增長潛力所在。其中較為典型的作物之一是馬鈴薯。因需水季節與甘肅降雨季節大致吻合,且土壤適宜,甘肅馬鈴薯不僅産量高,而且品質好,目前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馬鈴薯産區。
武文斌説,甘肅糧食作物結構的調整,是在科學認識旱情的基礎之上,遵循自然規律進行的調整,變對抗性結構為適應性結構。這種科學發展的理念是推動糧食增産的關鍵。
新技術讓每滴雨水發揮最大作用
在適應乾旱的同時,如何用更少的水生産更多的糧食?甘肅農技人員探索出了一項新的種植技術。
這一技術全稱為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甘肅人習慣稱之為全膜技術,其要領是在秋季或者初春土壤解凍時,在地裏起大小雙壟,然後用地膜將整塊地覆蓋,在壟溝內進行種植。
“如果沒有全膜技術,我們這裡幾乎種不成玉米,沒有玉米,我也養不了牛。”益歲潤説。
甘肅定西市通渭縣降水少,乾旱頻發,過去只能種植小麥等産量低的糧食作物,農民吃糧困難。有了全膜技術後,這裡開始涌現出許多玉米種植大戶,益歲潤就是其中之一。
家在通渭縣平襄鎮城關村的益歲潤,近年來連續承包上百畝土地種植玉米等作物,生産的糧食、秸稈又用來養牛,牛糞在沼氣池發酵後再還田,形成了循環農業。
甘肅省農牧廳副廳長楊祁峰説,全膜技術看似簡單,但卻將水分的利用率提高了70%以上,在玉米種植中效果尤為突出。一般情況下,1畝地1毫米降水最多只能生産1公斤糧食,而利用這一技術可達到2.2公斤。
“僅有科學認識還不夠,還要有創新的技術。”武文斌説,秋季用地膜鋪地,留住水分可持續到來年6月,化解了頻繁發生的春、夏之旱。地膜又能增光、增溫,以往在海拔2000米以下、降水達到400毫米的地方才能種植玉米,現在在海拔2000米至2300米、降水達到250毫米以上的地方也能種植。
經全力推廣,甘肅運用這一技術種植玉米已超千萬畝。楊祁峰介紹,全膜玉米耐旱,産量遠高於小麥,是帶動甘肅糧食增産的主要品種。
武文斌説,北方旱作區旱地面積多達5億畝,旱地糧食産量低而不穩,是增糧的潛力所在。甘肅科學認識乾旱,不斷創新旱作農業新技術,變旱作區為糧食主産區,為北方旱作農業發展和增糧提供了成功探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