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內蒙古各地盡其所能保障人們衣食住行“暖”過冬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28日 18時3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8日電(記者 賈立君)立冬之後,地處祖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各地氣溫一直持續下降。加之許多地方近日連續迎來風雪天氣,給市民取暖、出行及市場供應帶來不小的挑戰。內蒙古各地各部門盡其所能,千方百計保障人們衣食住行“暖”過冬。

    “今年室溫可夠勁兒”

    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迎賓南路的孔先生告訴記者,昨天早晨,他用溫度計測量一下,家裏溫度23攝氏度。“往年這個時候,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冷得要命。”他説:“今年室溫可夠勁兒,住著非常舒服。”

    像孔先生一樣,呼和浩特市許多市民有同感。原來,今年呼和浩特對眾多老舊供熱管網進行了改造,同時,將居民區供暖作為重要民生問題加強管理,讓人們過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季。

    呼和浩特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公用事業管理局局長王霞介紹,為提高全市供熱整體水平,今年以來,市裏投資4億元,拆並或接管分散鍋爐房77座,整合供熱面積440萬平方米;同時,為徹底解決往年居民投訴較多、部分供熱區域供熱質量較差狀況,今年,市裏對18座10萬平方米以上鍋爐房的二次供熱管網進行改造,現已更新管網70公里。目前,全市7555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實現全部供熱,居民室內溫度平均保持在18攝氏度以上。

    “再不用裹著被子看電視了。”包頭市果園社區的高大爺説,往年冬季他所居住的一樓溫度上不來,在家還得穿棉衣棉褲,坐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得裹上棉被。“今年在家裏穿毛背心就行,我估計室溫有20多攝氏度。”

    果園社區是企業破産後遺留下來的老社區,一直是小鍋爐供暖。近年,隨著煤價上漲,供暖效果越來越差,不少有條件的人家都搬離這裡。鍋爐房收不上費,加之管網老化,供暖成為惡性循環的難解之題。今年,隨著供暖期臨近,社區新成立的供暖委員會決定,投資40多萬元,更換二次管網,購買新鍋爐,徹底解決供暖難題。

    包頭市是內蒙古最大的城市,隨著人口增長、城市的擴張,熱源不足成為供熱的“瓶頸”。為此,市裏在加緊擴建熱源項目的同時,多方引進燃氣壁挂爐、低溫輻射電熱膜、地源熱泵、太陽能採暖棚等新型採暖設備,同時採取多種措施積極做好今冬供熱工作。供暖開始後,為方便用戶及時反映供熱問題,市供暖經營管理處實行24小時值班制,出現問題隨時處理。

    地處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及東部的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赤峰市、通遼市等地,也及早動手,對涉及居民區供暖問題進行安排,並建立了冬季供熱監管制度,保證市民不受凍。

    “直銷菜能省不少錢”

    “這些菜以前到超市買得20多塊錢,在這裡還不到10塊錢!”內蒙古西部的烏海市海勃灣區蔬菜直銷店門口,附近居民吳興中老人提著一大籃子豆角、茄子、西紅柿等蔬菜高興地説:“政府的這個辦法真不錯,直銷菜能省不少錢。”

    為解決居民吃菜貴問題,烏海市與當地龍頭企業、合作社聯手,嘗試建立蔬菜直銷店,主要經營新鮮蔬菜、瓜果、蛋禽、肉類等生活副食品。直銷店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後,蔬菜銷售總成本比集貿市場降低20%至30%。海勃灣區商務局副局長楊少青説:“我們的目標是,每500至1000戶居民就有一家蔬菜直銷店,讓百姓的菜籃子更豐富,更安全,更實惠。”今年底,烏海市擬建成50家便民蔬菜直銷店;到“十二五”末,全市將建成100家便民蔬菜直銷店。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和包頭兩大城市的許多巷道,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早市”的菜市場。這裡的菜價比超市和其他菜市場便宜一半左右。

    “早市的菜就是實惠。”在呼和浩特新城區星火巷,剛剛買了兩棵大白菜的張潔説,“三毛五一斤,比超市便宜一半還多。”

    記者看到,數百米長的星火巷道路兩邊排滿拉菜的農用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許多年輕顧客。賣菜的小夥子王強説,他是城郊菜農,近日他每天清晨裝一車自家種的蔬菜到這裡,9點鐘清場時能賣出半車多。“來這裡賣菜的大部分是當地農民。自家的菜,不經菜販子的手,價格便宜。”

    為平抑菜價、解決市民買低價菜和菜農賣菜難問題,呼和浩特今年確定新建和改造40個標準化菜市場。在標準化菜市場,既可以解決早市影響街道環境衛生的問題,又可以為人們提供價格合理的新鮮蔬菜,特別是還能給周邊菜農創造一個直接賣菜的場所。據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已建設和改造了14個標準化菜市場。

    “大動脈”不再“大堵車”

    這段時期,內蒙古許多人感到,東西橫穿自治區境內的京藏高速公路的大擁堵現象有所緩解,人們出行方便了不少。

    為保證市民出行和市場供應,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治理京藏高速公路堵車問題。不久前,內蒙古公安廳交通管理總隊對連接區內外交通運輸“大動脈”的京藏高速公路嚴厲整治,保證外調新鮮蔬菜、魚類、肉食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暢通運輸。

    近年來,因全國20多個省市的拉煤車紛紛涌向煤炭資源富集的內蒙古,使得京藏高速公路內蒙古段超負荷運轉。目前,每天的車流近10萬輛、超過道路設計車流量的2倍還多。這使得內蒙古“大動脈”經常出現大擁堵。

    此次整治的主要內容,是針對飲酒和醉酒駕駛、超速行駛等違章行為。為保證人們出行和生活日用品的供應,交管部門制定強有力的措施,嚴禁拉煤大貨車佔用超車道和應急車道,以保障其他車輛的正常通行。

    與此同時,內蒙古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也積極部署惡劣天氣下應急處置措施,確保今冬京藏高速公路安全暢通。日前,該公司提前部署了除雪保通工作,一方面抓好除雪機械設備的維修和材料準備工作,確保隨時啟用;另一方面繼續嚴格落實總公司、分公司、養護所三級除雪責任制。遇降雪時,保證搶險隊及所有機械、物資、人員按時到位。 為確保今冬京藏高速公路內蒙古段的通行能力,當地路政部門全面實施交通保障預案,實施24小時不間斷巡邏制度,隨時掌握路況動態信息。時下,沿線23個路政中隊的清障車及除雪車都配備了暖庫,確保車輛在低溫氣候條件下能夠及時啟動;清障車全部配備專職駕駛員,全天候值守待命;清障車全部安裝GPS管理系統,確保總公司指揮調度監控中心準確掌控和指揮調度。

    經過多種整治與保障措施,時下,京藏高速公路內蒙古段通行狀況極大改善,內蒙古各地市場供應充足,市民生活穩定有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