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述評:構建“黨政同責”監督機制 遏制土地違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30日 06時58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王立彬)為推動我國土地及礦産資源領域突出問題解決,中央巡視機構和國家土地督察機構協作配合機制目前正式進入機制性實施階段。這是構建“黨政同責”監督機制,遏制目前土地礦産領域突出問題的重要舉措。

    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工業化加快進行過程中,非法徵地批地及違法開礦等國土資源領域問題突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耕地保護壓力越來越大、建設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背景下,地方上多年以來形成的以GDP增長為導向、以投資拉動為手段、以資源消耗為代價發展模式依然延續,地方財政和城市建設過度依賴土地出讓收益,依法依規用地管地尚未實質性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考核體系。實際工作中,國家土地督察遇到主要考驗之一,就是在以省級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為監督對象的框架下,對同級黨委有關重大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決策難以監督。中央巡視機構與國家土地督察機構聯手,使土地問責“直面省級黨委和政府”,將使“黨委領導、政府負責”落到實處,以“黨政同責”消除土地違法的制度性根源。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説,中央巡視機構主要任務是對省(區、市)黨委領導班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整體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是全面的監督機構,發現和推動解決問題、促進地方工作力度強大;國家土地督察機構主要對省級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是專門的監督機構,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有專業優勢。雙方協作配合,將增強監督檢查的綜合效能。

    日前公佈的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實施五週年績效評估指出,由於與組織、人事、監察等相關部門銜接機制尚未落實,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健全深化。甘藏春強調,在政府內部科學設置機構和有效配置職權,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既互相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是當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中心任務。隨著改革深入,決策、執行、監督適度分離的行政管理體制逐步形成,一批監督機構應運而生,但也出現職能交叉、資源分散、重復監督、整體效能不高等問題。中央巡視機構與國家土地督察機構協作配合,是整合監督資源、遏制地方政府大量主導的土地違法現象的積極探索。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巡視工作、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均提出一系列要求。當前,加強對地方上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房地産調控、節約用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的監督檢查,必須整合監督資源,把黨內監督、行政監督及司法監督統一起來,確保中央政令暢通,傾聽人民群眾呼聲,遏制土地領域違法問題突出現象,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相關鏈結
·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查處6起掛牌督辦土地違法案件
· 國土資源部:土地違法違規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突出
· 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對香河土地違法問題一查到底
· 長春市:對土地違法案件過錯行為建立責任追究制
· 2010年西北地區173名黨政官員因土地違法受處分
· 國土資源部調研發現:今年土地違法反彈壓力加大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