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顧瑞珍、吳晶晶)“監測數據和群眾感受不能‘兩張皮’。我們必須避免這種現象。”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21日在“2012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表示,我國正抓緊健全環境質量評價體系。
關於近來備受關注的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周生賢指出,一是要儘快出臺。該標準已不能適應我國空氣質量管理需要,必須抓緊修改完善,增加細顆粒物(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監測指標,盡力爭取早發佈。二是要分期實施。我國不同地區的空氣污染特徵、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管理要求差異較大,新增指標監測需要開展儀器設備安裝、數據質量控制、專業人員培訓等一系列準備工作。要指定一些經濟技術基礎較好且複合型大氣污染比較突出的地區率先實施該標準,積極鼓勵各省(區、市)根據區域情況和工作需要提前實施。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2016年1月1日是該標準在全國實施的關門期限,屆時全國各地都要按照該標準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並向社會公佈監測結果。三是要組織開展研究。對PM2.5和臭氧形成機理,以及相應的控制工程技術和預警應急預案,要進行科學的、系統的、深入的研究。四是要逐步與國際接軌。標準制定必須與環境質量現狀和技術水平相適應。
他特別指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要做到“三個率先”,率先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率先爭取早日和國際接軌,率先使監測結果與人民群眾感受相一致。
周生賢強調,我國的標準與國際接軌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既要抓緊開展能力建設,紮實做好技術儲備,又要進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一是完善大氣聯防聯控機制,以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為重點,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加大産業調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後産能。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制定並實施火電、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二是切實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全面落實第四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推行機動車環保標誌,加快淘汰“黃標車”,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加強機動車環保監管能力建設,強化在用車環保檢驗機構監管,全面提高機動車排放水平。三是建立區域大氣環境質量預報系統,實現風險信息研判和預警功能。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及時啟動應急機制,指導群眾合理安排出行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