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劉德炳)“本來不想這麼早就搬進新建的安置房,但實在有點迫不及待。”在北京市城鄉接合部改造建設重點村之一的通州區臺湖鎮北神樹村,村民楊如意笑呵呵地説。記者從24日舉行的北京市城鄉接合部重點村建設現場會上獲悉,北京市重點村建設已進入衝刺階段,全市50個重點村中,已有38個完成拆遷,12個正在拆遷;36個村啟動回遷安置樓建設。
北神樹村採用“調、拆、建、轉、管”的改造建設模式,迅速完成了這一重點村的改造建設。包括北神樹村在內的通州區臺湖鎮的14個村,僅用18天就拆遷完了9021個院落,目前回遷入住已達6010戶。通州區另外幾個重點村借鑒了這一經驗,拆建工作全部完成,目前這一經驗正在全市推廣。
通州區委書記王雲峰介紹了“調、拆、建、轉、管”的改造建設模式:一是通過規劃調整,為重點村安置樓、集體産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供土地、支持;二是實現陽光拆遷,不管先拆後拆,拆遷款都處於同一水平,並且確保先簽約的人可以先選房、選好房;三是變過去常常實行的“先拆後建”為“先建後拆”,在選址、配套、戶型等方面既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又精選開發單位,讓群眾更快更直接地看到前景;四是實行村民整建制轉居,全面接軌城市社保體系,勞動力退休後享受國家正式職工退休待遇,每月最少可領取1400元;五是堅持社會管理服務跟進到位,為新社區居民就業等提供培訓。
楊如意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安置房被安排在原鎮政府旁邊,社區醫院、幼兒園、郵局、銀行、購物場所等配套比較齊全,而且有集中供暖,室溫比以前住平房時靠燒煤取暖要暖和得多。我婆婆以前一到冬天,就感覺腿疼,現在住上了新房,感覺舒服多了。我們一家人是迫不及待住進來的。”
走進安置房現場,記者看到,小區內有整齊通透的板樓,寬達50米的樓間距,明亮的飄窗,寬闊的綠化帶,三步一樹,社區外郵政、銀行、幼兒園等配套應有盡有。正在小區裝修房子的魯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格局、配套比城區的高檔房子也不差,而且我在裝修打墻時,發現墻體十分牢固。”
祖祖輩輩都住在北神樹村的薛寶珍談到剛分配的新房時,笑著説:“從沒想到能過上這麼好的生活。”記者問住樓房有什麼不習慣時,直爽的薛寶珍説:“以前在村子裏可以隨時隨地抽煙,現在住新樓,感覺亂抽煙跟新環境不匹配,我也抽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