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2月26日電(記者 趙葉蘋)記者26日從海南海事局獲悉,今年以來,該局組織和協調的海上搜救工作取得突出成績,但海南的海上搜救工作還處於打基礎上臺階階段,尚不能滿足國際旅遊島建設和海南省海洋經濟加快發展的需要。
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總指揮、海南海事局局長李國平説,2010-2011年,全省共組織206起海上搜救行動,協調派出救助船舶849艘次、飛機55架次,成功救助1155名遇險人員中的1093人,救助成功率為94.63%;成功防抗8次強熱帶風暴和颱風,使颱風襲擊造成海上人命財産損失減少到最低。
“從海南全島的産業格局看,西部海岸應對大面積溢油污染的能力不足,這考驗著我們的海上污染防控力。”李國平説,這是海南海上搜救工作存在的四個不足之一,隨著西部工業園區的建設,洋浦石化基地的發展壯大,轄區海洋防污染工作面臨嚴峻考驗。隨著船舶大型化、船舶交通流不斷加大,海上溢油風險也在加大,海南急需加強海上污染的防控能力。
二是船舶避風錨地日趨緊張。隨著海南臨港工業的發展,北部、西部港口船舶進出繁忙,據統計,2010年通過瓊州海峽的船舶達13萬多艘次。船舶流量不斷增多,但能給船舶提供避風避險的海域卻不多。目前瓊北地區僅有海口新港和臨高後水灣具有良好避風的條件。2011年“海棠”“納沙”和“尼格”颱風影響期間,出現多起險情,安全隱患大。
三是漁船、漁民安全管理有待加強。數據統計,兩年來涉漁險情超過全省險情報告的75%,險情發生海域與漁業生産活動成正比關係。近兩年來,西部海域海上險情有上升趨勢。
四是搜救分中心工作推進緩慢。自今年5月海口、三亞、洋浦、清瀾和八所5個搜救分中心揭牌成立後,省搜救中心不斷加大對分中心工作的指導,督促抓緊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職責任務,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使省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得到更加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