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啟動的新醫改,核心的理念是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2011年底,3年的醫改重點工作實施方案即將到期,醫改的探索是否已有成效?
醫改讓我看病少花了錢
重慶市渝中區居民朱勇的妻子患了慢性闌尾炎,在大醫院開了400多元的藥方。朱勇拿著方子回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諮詢醫生,醫生告訴他,同樣的藥在社區只需59元。
江西省永修縣白槎鎮向陽村7個月大的邱照盛患了先天性心臟病,聽説手術費用6萬元左右,父親邱宗祥沒敢讓孩子做手術。今年醫改讓江西農村先心病兒童得到免費救治,小照盛在江西省兒童醫院做了手術。“要是沒有這麼好的政策,可真要了命。”邱宗祥説。
兩名來自基層的百姓,因為新醫改的實施,看病少花了許多錢。按照“保基本、強基層、 建機制”的改革路徑安排,醫改先從基層開始,讓基層百姓、社會弱勢群體優先享受到醫改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幾大基本醫療衛生公共産品不斷推進建設,目前已初具雛形,眾多城鄉居民受益:
基本醫保制度——覆蓋95%以上城鄉居民,達到12.95億人,全民基本醫保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形成基本藥物生産、流通、使用的運行體系,價格比改革前下降30%左右;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4億城鄉居民享受免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
基本醫療服務——村村有衛生室、鄉鄉有衛生院、每個縣有達標縣醫院,城鄉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説:“基層醫改讓基本醫保保障水平、服務能力、運行效率、服務均等化水平提高,基本藥物價格大幅下降,老百姓得到實惠,基層醫務人員受到鼓舞,改革得了民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認為,基層醫改的突破為公立醫院改革提供了經驗。
“中國的速度世界罕見”
今年5月,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刊文稱,我國全民基本醫保制度是“地球上覆蓋面最廣的醫保項目”,“世界上沒有其他哪個國家能夠在5─6年裏達到這種成就”。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系統發展小組組長裴珊睿評價基本藥物制度時提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展開如此大規模的藥物制度改革,“政策初步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藥物平均價格大約下降了25%,公益性提高了”。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孟慶躍説,基層醫改實現了衛生體系的兩大根本性轉變:籌資機制從以藥養醫轉為多方籌資、功能從重醫輕防轉為以預防為主。
這些關於醫改的評價不是空話和大話,更多是基於醫改本身和我國國情的複雜性。醫改是一項世界性難題,縱觀世界,很多國家都在進行醫改,如英國、美國等,但每個國家的改革模式都不可能一樣,也沒有一種模式能完全照搬、拿來就用。面對我國是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的國情,我國的醫改更顯複雜。然而,我國政府部門排除萬難,強力推進醫改,攻堅克難,出發點是惠民為民,核心理念是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
從兩年多的實踐來看,解答醫改難題,中國給出了基層的答卷,創造了“中國速度”。最近,這些成就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的稱讚,她分析成功原因認為,中國政治和社會制度優勢、強有力的領導和協作機制、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以及醫改的科學論證和試點,讓其方向符合國情和現實需求,而公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已形成推動醫改順利進行的群眾基礎和社會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鞏固完善基層改革的成果,突出縣醫院的改革,健全全民基本醫保制度,同時推進人才隊伍建設、藥品生産流通體系改革等配套改革,讓醫改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孫志剛説。(記者 李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