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2月29日電(王金濤 劉玉婷)重慶境內山脈交錯,溝壑縱橫,農村交通不便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瓶頸。近年來,雖然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卻陷入了“通路不通車”的困境,究其原因是農村地區客運分散、經營成本較高。如何走出困境?重慶以政府統一購買農村客運車輛保險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政府買保險為農村客運減負
儘管重慶農村公路建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但城鄉“二元結構”突出、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群眾出行無規律等問題,依然導致農村客運經營成本偏高、經營效益差,部分農村地區依然不通客車。按照農村客運票價政策,經營農村客運的私企在扣除各種成本後,往往是賠本運營,而賠本的買賣沒人願意做。有的經營者為了賺錢而擅自提高票價,侵犯了乘客的利益。
為減輕農村客運車輛的經營負擔,重慶市創新管理方式,由市、區縣兩級政府財政資助購買重慶市農村客運車輛的承運人責任險,同時資助購買支線農村客運車輛的第三者責任險和交強險。
對於農民出行最常使用到的鄉鎮至村、村至村兩類客運車輛,政府更是加大了補貼力度。重慶市交委負責人表示,政府對所有城區至鄉鎮、城區至行政村、鄉鎮至鄉鎮、鄉鎮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的農村客運車輛,資助購買每車每座20萬元的承運人責任險;而屬於後兩類的車輛,政府還資助購買每車3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和全額資助購買交強險。購買保險的費用中,市級政府承擔80%,區縣(自治縣)承擔20%。
截至目前,重慶已累計為33284臺次的農村客運車輛購買了承運人責任險,5178臺次的鄉鎮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農村客運車輛購買了第三者責任險、交強險,兩年多來累計投入政府資助購買保險資金達1.05億元。
政府買“險”乘客安心車主放心
政府出資統一購買農村客運車輛保險,降低了經營者的成本,使其獲得了盈利空間。榮昌縣跑農村客運的劉海一師傅對此深有體會:“過去跑農村客運成本高,經營困難,如今車輛保險統一由政府資助,一年幫我節約了3000多元。”
這一政策激活了農村的客運市場,重慶市許多鄉鎮政府主動要求加快發展並投放農村客運運力,一些客運企業也主動申請開行新的農村客運線路,增加客運車輛。而一些非法經營者則主動要求改造,加入合法經營行列。
政府買“險”同時也增強了農村客運抗事故風險能力,改變了此前事故善後難和結案難的狀況。2010年初,一輛開往酉陽的客車行駛至上清河時,由於駕駛不當撞上一輛無牌的重型客車,導致多人傷亡。為客車承保的平安産險公司聞訊後快速處置,第二天便啟動預付流程,為被保險人預賠10萬元。
據統計,2009年4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承擔政府購買農村客運保險的保險公司,共接事故報案2828件,已決未決保險賠款共計6808萬元。
農村居民乘車出門更放心了。涪陵龍潭片區農村長期“通路不通車”,如今,這一片區擁有全新農村客運專用車20輛,運行線路21條,該片區近13萬人受益。在此居住的周心宇老人説:“現在去鎮上看孫子、買東西都可以搭客車去了,方便多了。”
多渠道探索農村客運發展新路
為加快構建農村道路客運網絡,“十一五”期間,重慶持續開展了一批農村客運發展試點,針對農村客運經營效益差、抗風險能力弱、發展資金不足等問題,從多渠道進行探索。
黔江區是重慶農村客運發展最早的試點之一。為解決農村客運經營效益差的問題,該區對農村客運實行了公司化經營,對經營效益較好的幹線,採取定點、定線、定班的公司化經營形式。對鄉鎮至行政村、行政村至行政村的路線,允許在滿足主營線路群眾出行的前提下,在符合通行條件的線路上實行區域經營。目前黔江幾個相鄰村的交通一般由幾輛固定的客運車輛負責,政府公佈司機的聯絡電話,村民有需求時,只需給司機打個電話。
梁平縣則按照企業投資、鄉鎮出地、政府補助的方式,鼓勵社會和企業合資興建農村鄉鎮客運站,將全縣33個鄉鎮劃分為6個片區,分別由6家客運企業經營農村客運。目前,該縣33個鄉鎮中,已有30個鄉鎮建成鄉鎮客運站。
合川區也組建了專門的農村客運股份制公司,專門經營當地農村客運;九龍坡區引入交運集團、公交集團所屬的大型國有運輸企業經營當地農村客運;涪陵龍潭片區農村客運也將實行統一標識、統一著裝、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統一票價、統一保險的“六個統一”,車輛均為區域運行。
此外,重慶各區縣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還對農村客運組織實施營運補貼,其中市級承擔20%,區縣承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