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億萬人民踐行民主——縣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擷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03日 15時39分   來源:新華社

億萬人民踐行民主
——2011年全國縣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擷英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霍小光、崔清新)從新疆西部的喀什,到黃海之濱的上海;從中國北端的黑龍江、吉林,到祖國南隅的廣東、廣西,2011年,在中國大地上啟動了一場涉及數億人的選舉——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在這場為建立我國基層政權的選舉中,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了自己的權利,對社會主義民主進行了最深刻的實踐。

    新一輪全國縣鄉人大換屆選舉是2010年修改選舉法後的第一次換屆選舉。參加選舉的選民有9億多人,將選舉産生縣鄉兩級人大代表200多萬人。

    在目前已經依法選出新一屆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的19個省區市中,上海市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選民登記,廣東省組織了所有正式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深圳市專門為流動人口分配代表名額……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為這場生動的民主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選民登記手段多

    實現選民登記全覆蓋是對依法享有選舉權的公民民主權利的重要保障,而這也是換屆選舉工作中最基礎、最艱苦的一項工作。

    在上海,人戶分離是選民登記工作的一大困難。舉例説,近年來隨著原黃浦區和盧灣區的舊區改造,大量戶籍人口離開。新黃浦區戶籍人口達90.6萬,其中符合法定選民條件的超過55萬,這當中處於“人戶分離”狀態的有近三分之一。

    為解決這個難題,上海市建立了選民登記信息管理系統。選民通過上網、刷身份證或社保卡、打電話、到選舉站等多種形式進行登記。工作人員把獲取的選民信息導入這個信息管理系統後,將其與全市實有人口資料庫進行比對,確認選民資格,同時將選民劃入選區和選民小組,高質高效完成從選民登記到選民資格的審查工作。

    “在人戶分離的情況下,如果採用傳統的手工登記方式,選民或許已在居住地登記,卻又在戶籍地‘被動登記’,這種重復登記就會造成整個選民登記數據失真。”上海市區縣鄉鎮選舉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愛民介紹説,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選民登記,選民在POS機上刷社保卡或二代身份證,然後在回執上簽名,只需幾十秒,就可完成登記。而且有了這個系統,很快就能查出選民是否已在別處登記。這樣既方便了選民,又提高了效率。

    為了保證選民登記“不錯、不漏、不重”,在千里之外的新疆,針對大多數鄉鎮特別是農牧區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牧民流動大的實際,各地普遍採取在選區成立登記小組,“馬背登記隊”也應運而生。登記隊員們不畏艱險長途跋涉上門對選民進行登記服務,為那裏的人大換屆選舉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候選人見面成趨勢

    認真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活動,讓候選人從“紙上”來到選民面前,接受選民的“面試”是這次換屆選舉的一大亮點。

    黃曉汀是廣州越秀區詩書街辦事處選舉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參加過上次換屆選舉的她認為這次選舉有不少新特點:一是候選人與選民見面規範很多,除了自我介紹外,還要説出自己的參選主張等;二是加入了選民提問的環節,選民們都很踴躍,問的問題與候選人身份緊扣,與社區街坊利益直接相關。比如在廣州婦嬰醫院(廣州市婦幼保健院)的選區,選民們問身為醫院負責人的候選人關於如何處理醫患關係,而面對於一些選區裏的企業家候選人,選民直接要求候選人多為社區的慈善事業做貢獻。“這也體現了選民民主意識的增強。”

    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選舉法時規定,選舉委員會可以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但對在何種情況下要組織見面,見面的形式是什麼等問題,沒有具體規定。2010年對選舉法作最新修改時,對相關規定作了補充完善,明確“選舉委員會根據選民的要求,應當組織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由代表候選人介紹本人的情況,回答選民的問題。”

    為落實這一新規定,廣州市1687個縣級人大代表選區、1360個鎮級人大代表選區全部開展了與選民見面活動,4536名縣級人大代表候選人、4314名鎮級人大代表候選人全部參加了見面,實現了選區100%開展見面活動,代表候選人100%參加見面。

    天津市河西區也統一部署了見面會的組織方式、時間步驟及工作程序。見面會主要環節包括選區領導小組負責同志介紹選區概況、候選人情況,代表候選人自我介紹、表態發言以及選民提問等。各選區將見面活動的內容、議程等提前通知選民或選民代表,選民採用主動報名和電話預約等方式參加見面會活動。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評價説,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不僅讓選民了解了候選人的基本情況,進一步明確了自己所要支持的對象,也讓候選人有了一次直面民意的機會,更加清楚選民關注的方向和代表身上所肩負的神聖職責。程序上看似簡單,但這個小環節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眾當家做主的民主權利。

    流動人口參選有保障

    2011年12月16日上午,當35歲的山西籍女工張彩虹首次作為候選人出現在深圳市龍崗區人大代表選舉現場時,她有些緊張,手心捏著的選票上都有些汗濕。

    “現在的場景我只在電視上看到過。但我希望自己能當選,我想為外來人口子女的醫療和教育爭取更多權益。”她説。

    張彩虹順利當選了。在2011年深圳市區級人大代表選舉中,有60多名像張彩虹一樣的非深圳戶籍代表産生,佔今年全市1300多位區級人大代表總數約4.5%,是代表結構中增加比例最大的群體之一。

    從事代表選舉工作多年的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從欣説,深圳的戶籍人口只有300多萬,但常住人口超過1400萬,其中相當部分是收入有限的外來農民工,今年深圳打破了選民回戶籍地登記的限制,凡在深居住兩年以上憑居住證即可參選,“目的就是保障外來人口的選舉權、被選舉權這些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

    我國的流動人口大軍中,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有1.9億人,依法保障他們的權利是換屆選舉的一項重要工作。從已完成換屆選舉省份的選舉結果看,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的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特別是有的地方還專門給流動人口分配一定的代表名額,更好地保障他們的被選舉權。

    在流動人口選舉權的保障方面,各地也作了具體規定。河南省在選舉實施細則中進一步明確了流動人口登記的有關要求,規定:“務工、經商或居住城鎮一年以上而戶籍不在城鎮的人口,可在現居住地登記。”

    擁有700萬流動人口的北京市規定,在北京居住一年以上或者已經取得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只要取得戶口所在地原選區選民資格證明,就可以在北京現居住地或工作單位的選區參加選舉。新一屆區縣人大代表中,非京籍選民當選代表54名,大大高於上屆的18名。新一屆鄉鎮人大代表中,非北京市戶口選民當選代表的有4名。

 
 
 相關鏈結
· 陜西縣鄉人大換屆選舉依法紮實有序推進 態勢良好
· 基層人大換屆選舉進展順利億萬人民踐行民主權利
· 北京區縣、鄉鎮兩級人大換屆選舉正式候選人基本産生
· 圖表:本次縣鄉人大換屆選舉與往屆相比的亮點
·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談縣鄉人大換屆選舉進展
· 湖南省召開會議部署縣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