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月16日電(記者 葉鋒 魏宗凱)繼前兩次放寬之後,上海的共有産權房申請門檻將迎來又一次調整。
“今年計劃將共有産權房申請門檻從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3300元放寬到5000元。即當三口之家夫妻倆平均月收入在7500元以下,就可以進入到申請行列。”上海市市長韓正16日介紹。
此前,上海共有産權房(經濟適用房)申請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的標準已從試點期間的2300元,先後放寬到2900元、3300元。此外,人均家庭財産等相應標準也不斷下降。
門檻越放越低,保障範圍則越來越大。2010年,上海共有産權房在徐匯、閔行兩區試點申購,購房家庭不到2000戶。去年,上海在全市鋪開共有産權房申請,並大幅降低相關標準,受益家庭達到3.7萬戶。
上海官方微博“上海發佈”16日同步發佈共有産權房申請標準再次降低的消息,引發網友熱烈跟帖。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劉海生説:“隨著標準不斷放寬,上海將有越來越多的工薪階層、青年人等進入到共有産權房的覆蓋範圍之內。”
他説,近年來,上海結合特大型城市的實際,探索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點的住房保障體系。隨著保障房的不斷加快建設,目前上海已初步建立由廉租住房、共有産權保障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和動遷安置房(限價商品房)構成的“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對低保戶、特困戶等,有廉租房“托底”;具有一定經濟條件但無力購房商品住房的,可申購共有産權房;包括外來常住人口在內的“夾心層”,可租住公租房;市政動遷、舊區改造的居民,則提供動遷安置房確保其改善居住條件。
除共有産權房外,上海其餘“品種”保障房的準入門檻也在不斷降低。比如,廉租房申請收入等標準根據城市“低保線”的變動連年調整;去年年底啟動供應的公租房對申請者均不設“戶籍線”和“收入線”。
“很高興,我校一些沒有上海戶籍的年輕教師也能成為城市保障房的受益者。”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馬玉錄説。華東理工已成為上海首批市籌公租房“馨寧公寓”的“單位租戶”。
專家指出,上海“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兼顧了戶籍人口和外來常住人口的住房困難,兼顧了住房困難的階段性、長期性等不同特點,並兼顧了暫時住房困難的解決和未來可支付能力的培養。
比如,根據目前規定,共有産權房的申購者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獲得住房60%或70%的産權。一旦購房家庭想進一步借助市場改善居住條件,可在滿規定年限之後,將其擁有的産權出售(政府擁有優先回購權),以獲得房地産業發展帶來的合理收益,並逐步增強商品住房的可支付能力。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房地産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徐益超指出,隨著共有産權房大量入市,完善準入和退出機制的重要性將日益緊迫突出,應不斷加強申購審核、售後監管和後期退出等工作,壓縮利益空間,確保保障房資源的循環利用。還有專家建議,通過公積金、房貸等方面的政策創新和傾斜,切實幫助解決住房困難家庭購買共有産權房的資金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