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 1月23日,農曆大年初一,全國普天同慶歡度新春佳節。
記者孫偉麗北京報道,大紅的燈籠,響天的鑼鼓,傳統的北京地壇春節文化廟會和龍潭廟會同時開幕。老北京人最愛逛的廠甸廟會初一剛開幕就迎來了許多老顧客,“京華記憶”非遺展、祈福商品集萃、琉璃廠老字號名店技藝展示等活動延續了鮮明的老北京文化特色。
北京前門大街今年首次舉辦的台灣廟會成為節日廟會的新亮點。遊客不但可以選購牛軋糖、鳳梨酥、琉璃飾品等台灣特産,還可以邊欣賞“電音三太子”的舞蹈,邊品嘗蚵仔煎、擔仔面、超大雞排、滷肉飯等台灣小吃。
記者王蔚上海報道,除夕夜,從墨西哥第一次來中國的米蓋爾·阿萊漢德羅夫婦登上東方明珠塔興奮不已。當五光十色的煙花騰空而起時,他們在東方明珠的觀光廳旋轉奔跑,拍照留念。他説中國的春節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太迷人了。上海國際旅行社導遊王為民告訴記者,外國遊客都在詢問導遊在上海什麼地方可以和中國人一起過年,晚上在什麼地方看煙花、聽爆竹聲最好,他們非常想感受中國年。
記者黃浩苑廣州報道,初一下午開幕的第22屆羊城春節體育花會是廣州市春節期間規模最大的一項群眾文化體育活動。體育花會不但可就近免費入場,還有機會贏取豐厚的獎品。主辦方廣州市總工會和廣州市體育局還特意邀請了留穗過年的數百名環衛工人及建築工地工人與上萬名群眾一起參加盛會。
主會場市二宮特別設立了多個有獎遊戲“趣味體育”項目,除了三人籃球、乒乓球團體賽、趣味體育遊園會等項目外,“飛渡鐵索”、“穿越隧道”等新型拓展項目及坦克行軍、跨越彩虹、運大綵球等大型團體趣味體育競賽項目讓人玩得更愉快。7歲的陳乾小朋友在“蒙眼敲鑼”遊戲中贏得了一袋米。他小小的個頭提著重重的米引發了在場群眾的笑聲,陳乾説自己不比大人差,也拿到了獎品,媽媽還許諾晚上另有獎勵。
記者張興軍鄭州報道,大年初一,在河南各地農村,劈裏啪啦的鞭炮過後,吃罷熱氣騰騰的餃子,人們或涌到村頭廣場上,或聚集到文化大院裏,用各種獨具特色的慶祝活動迎接新年。
在地處豫北的沁陽市山王莊鎮萬南村,笙簫樂聲,嗩吶高亢嘹亮,八人一組正在湯帝廟前的空地上表演抬火轎。高抬火轎是村裏祖輩傳下來的絕活,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逢年過節都要熱鬧一番。今年又吸納了村裏一二十個年輕人,他們多在外打工,都提前趕回來,已經排練了兩星期。
在豫南息縣彭店鄉張莊村,一幫老藝人正在表演划旱船、踩高蹺、舞獅子。儘管天寒地凍,但現場氣氛熱烈,前來觀看的男女老幼圍得裏三層外三層。
在豫東的民權縣北關鎮王公莊村,“四大虎王”之一的老畫師王培振正在一絲不茍地指點孫子畫年畫。王公莊繪畫歷史悠久,有“中國畫虎第一村”的稱號。現在全村1366人中,有700多人從事畫虎業,繪畫年收入達到3000多萬元。
記者劉良恒長沙報道,一場大雪突然襲來,銀裝素裹的湘西北地區處處透露著濃濃的年味兒。在外打拼的遊子們又像“候鳥”一樣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以土家人獨特的民俗過大年。
除夕夜,家在湖南省石門縣懸鐘峪村的劉純濟楊蘭英老兩口守著老房子裏的火塘,而從外回來的子孫們都在新樓房裏烤著電火看春晚。“固執”地以湘西土家人最傳統的方式守歲。初一清晨6點,劉純濟夫婦換上捨不得穿的新衣服,在堂屋正中點燃蠟燭後,在大門口放了一串長長的鞭炮。這是土家人大年初一最正式最隆重的“出行”儀式,為的是祈求新年一家人出行都平平安安。
忙完“出行”,劉純濟馬上去火塘那裏架柴火,楊蘭英則去廚房燒火煮飯,按照慣例兒孫們應該會在八點左右過來拜年,兒媳婦和孫媳婦還會敬上糖水煮雞蛋。懸鐘峪村村委會主任歐上權告訴記者,這個一千多人的村子有四百多人在外打工,不管出去多遠,不管工作多忙,出去的土家人在過年時都要回來給老人敬一杯茶,給小孩子帶回一點新年禮物。
記者勿日汗呼和浩特報道,內蒙古各地蒙古族牧民都以自己民族獨特的風俗歡度春節,用最隆重的方式來度過這個年度最重要的節日。初一黎明,家住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族牧民阿拉騰花一家人身著節日盛裝,手捧哈達、美酒、奶食品,到頭天用雪堆成的敖包前舉行祭天儀式。阿拉騰花的丈夫點燃敖包前的一堆篝火,將供品撒進燃燒的火堆中,以其火焰獻祭。在長輩帶領下,一家老小自左向右繞敖包走一圈,邊走邊叩首,將手中的美酒、奶食撒向雪堆的敖包,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平安。阿拉騰花一家生活在內蒙古鑲黃旗扎畢拉胡嘎查,在4000多畝牧場上放養著100多頭(只)牛羊,住在100多平方米的磚瓦房裏。幾個月前家裏通了電,添置了大屏幕液晶電視、冰箱、電磁爐等大小家用電器。“我家的春節每年都能看到新變化,日子有奔頭啊!”阿拉騰花高興地説。
記者王研昆明報道,23日,位於昆明的雲南民族村在一片鑼鼓和歡笑聲中成為歡樂的海洋。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們與民族村的少數民族群眾一起,共度新春佳節。記者來到雲南民族村時,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遊客。身著傣族服裝的18歲少女肖團晃説:“雖然很想回德宏和家人團聚,但在這裡和遊客們一起過節也很高興!”
記者德吉拉薩報道,古城拉薩處處張燈結綵,大街上很多店門都貼上了喜慶的春聯和大大的福字,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龍王潭公園,由自治區文化系統舉辦的2012年新春慰問演出正在“暖暖”的節日氣氛中進行著。演出現場被前來觀看演出的各族群眾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節目內容豐富,歌舞、小品等種類齊全,精彩演出不時贏得群眾的陣陣喝彩聲。
記者葉建平成都報道,汶川地震極重災區什邡市一派節日喜慶的氛圍。在市中心廣場,一場燈舞比賽吸引了不少受災群眾前來。一大早,什邡市紅白鎮峽馬口村60歲村民江春元就趕到市區觀看表演。江春元説:“地震前,到城裏坐車要近兩個小時。如今,公路直通村裏,40多分鐘就到了。現在的生活比震前可要好多了。”
記者張元智、張文靜甘肅舟曲報道,甘肅舟曲災區廉租房裏喜事多。初一一早,新婚燕爾的唐世雄帶著新娘何斌芬去給遇難的岳母上墳。三天前,這兩個年輕人在廉租房裏喜結連理。舟曲縣政府將像何斌芬這樣失去了房子的受災群眾安置在廉租房裏。按照舟曲當地的風俗,在新年到來之際結婚意味著喜上加喜,幾乎每天都有一對新人結婚。泥石流發生後,舟曲越來越多破碎的家庭開始重組。
記者趙葉蘋海南三亞報道,在三亞市南山佛教文化苑,108米高的海上觀音前廣場上人潮涌動,人們紛紛敬香祈禱龍年大吉大利,初一來“上頭香”成為很多外地遊客的首選。
初一的免稅店也異常熱鬧,遊客在店外排起了長隊,按秩序分批進入店內挑選商品。包餃子等北方習俗,如今也成為海南過年必不可少的習俗。來自黑龍江的吳明一家三口春節前就來到三亞,第一次在他們購買的“養老房”裏過大年。
記者席敏濟南報道,濟南市機械化清掃大隊第四作業中隊160名環衛工人並未在家裏和家人一起過新年,而是全部走上街頭對轄區道路進行清掃。42歲的馬洪亮負責的路段是鞭炮燃放的集中區域之一。除夕當天,馬洪亮一直在這個路段清掃鞭炮紙屑等垃圾,直到下午4點半才回家團聚。初一早晨四點,他又扛著掃帚到大街上,掃出的垃圾已裝滿8個大塑料袋。第四作業中隊副中隊長姜富民説:“道路是城市的一面鏡子,我們都將馬路當做自家客廳來打掃,只要城市乾淨漂亮,我們春節裏勞動也很快樂。”
記者李克瑤瀋陽報道,辭舊迎新的爆竹聲平息後,環衛工人陸續上崗。對於瀋陽近2萬名環衛工人來説,“年味”是寄託在城市裏的整潔,寄託在市民中的歡喜。每人要清掃面積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做了5年環衛工人的羅方大年初一淩晨3時就來到瀋陽市大東廣場附近的地段。他説,自己辛勤付出能夠換來更多人平安順利出行,讓城市更整潔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