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支持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專訪農行董事長蔣超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1月30日 16時12分   來源:新華社

領航“三農”金融業務發展 支持實體經濟薄弱環節
——專訪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蔣超良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吳雨、劉琳)加大對“三農”和小型微型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承擔著扶植薄弱環節發展的重要責任。

    日前,蔣超良正式出任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這位曾在農行工作多年、又先後任職于央行、交行、國開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的銀行家,15年後再度回歸,執掌農行。蔣超良上任後,第一時間接受記者專訪,梳理當前農村金融問題,規劃農行今後“三農”業務發展之路。

    服務“三農” 支持實體經濟薄弱環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基礎不牢,經濟發展難以持續。“三農”業務歷來是農行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蔣超良一到任就著手調研的重點課題。

    “農行要踐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做好實體經濟金融服務,首先要毫不動搖地支持‘三農’業務,加大投入力度,確保‘三農’信貸總量和增速的持續上升。”蔣超良表示,今年“三農”信貸投放要重點投向農田水利建設等“強農”領域,同時要大力支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科技型企業、糧食蔬菜等農産品基地,提高附加值,幫助農民增收。

    “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農民掙錢不容易。現在農産品價格不低,但農民還是掙不上錢,流通環節多是其中原因之一,所以要全産業鏈進行扶植,推動農戶貸款走質量效益之路。”蔣超良説。

    截至2011年9月末,農行縣域存款餘額4萬億元,佔全行41%;縣域貸款餘額1.7萬億元,佔全行31%。對國家級、省級産業化龍頭企業信貸支持覆蓋面分別為57.7%和34.1%。

    在信貸扶植過程中,一大批優質涉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迅速成長,促進了農村産業結構的調整、帶動了農村地區就業和經濟發展,有力推動了農戶從分散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

    “今後,農行還要繼續發揮惠農卡作用,改善農村金融支付結算環境,讓農民‘人不出村’就能辦理大部分金融業務。”蔣超良介紹,通過實施惠農卡費用減免、農戶貸款利率定價優惠以及大力推廣現代金融知識、金融産品下鄉等措施,不僅使農民得到了更多的實惠,還平抑了農村金融市場價格。

    截至2011年末,農行發放惠農卡9822萬張,惠及3億多農民,電子機具行政村覆蓋率達到38%。2008年以來,僅惠農卡、農戶小額貸款就累計為農戶讓利超過60億元。

    推進農村金融改革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農村金融有其特殊性,服務成本高、風險大。”蔣超良認為,“對於農村金融來説,最重要的是如何走出一條商業化、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據介紹,目前農戶貸款的平均單筆金額基本上只有普通城市個人貸款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説,發放同等金額的貸款,“三農”業務要比普通城市業務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和人工成本,與大企業業務的服務成本差距則更大。

    蔣超良坦言,作為一家大型國有控股上市銀行,農行要在實現市值增長和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同時,解決“三農”業務的發展瓶頸。近年來,農行積極探索“三農”業務可持續發展機制,大力推進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目前,事業部改革試點範圍已從8個省(區、市)擴大到12個,新增加的4個省份包括黑龍江、河南、河北和安徽。

    據了解,農行已被央行獲准對考核達標的三農金融事業部執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優惠政策體現了國家對於‘三農’金融工作的扶持,也是對農行服務“三農”的一種激勵。”蔣超良説。

    蔣超良認為,農村金融的風險往往來源於洪水、乾旱、地震等天災,並非完全是農民的信用風險。而解決難題的路徑之一,是與地方政府共同建立風險補償機制。此外,農村客戶數量多,數據採集工作困難,信息不夠透明也導致農村金融風險高、防控難度大。為此,風險經理一定要配置到位,要和客戶經理分而治之,客戶經理負責開發市場,風險經理則要“挑毛病”。

    解決農村金融問題需要財政、金融、稅收等多方的政策扶持,同時,要完善多層次、多樣化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除了商業銀行,農信社、農發行、郵儲銀行等應積極發揮支農作用,並通過設立村鎮銀行乃至規範的民間信貸等予以進一步補充。

    “商業銀行重返農村,就要扎紮實實為農村金融體系建設服務,不能只對存款虎視眈眈,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農轉非’。”蔣超良説,“農行將努力在‘三農’業務規模、機制、戰略等方面探索出更多的成功經驗,提高經營效益,從而發揮引領作用,將更多金融資源引向農村。”

    注重風險防控 才能更好支持實體經濟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行業,追求零風險不現實,要做到收益覆蓋風險,服務實體經濟時亦如此”。蔣超良説,金融要始終服務於實體經濟,特別是要著力加強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的支持,而這些行業往往伴隨著較高的風險,加強風險管理是應有之義。

    “小微企業貸款風險之大可以説世界公認,但也是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農行將強化産品創新,著力解決小微企業擔保難題。還要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信貸政策和制度流程,強化風險經理責任,加大風險管控力度。”他説。

    同時,農行將加大對小微企業的幫扶力度,確保其貸款增速高於總體貸款增速。對於産品有市場、符合轉型升級要求,但暫時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不壓貸、不抽資,維持企業資金鏈安全。“銀行向具有較高成長性的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不僅服務了實體經濟,也培育了新的信貸增長點,促進了銀行自身的戰略轉型。”蔣超良表示。

    截至2011年末,農行為45265戶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小微企業貸款餘額5752億元,比年初增加1141億元,增幅25%,高於全行貸款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

    “構建縣域和城市業務‘雙輪驅動、兩翼齊飛’格局是農行重要戰略。我們要讓真正需要支持的行業得到資金,同時,注重防範系統性風險,做到有扶有控。”蔣超良説,今年農行將優先支持國家重點在建續建工程、循環經濟、環保和低碳産業等。擇優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和保障性住房項目,同時進一步壓縮“兩高一剩”和房地産行業貸款。

    對於地方融資平臺貸款,蔣超良表示,在抵禦金融危機衝擊時,平臺債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功不可沒。目前在外需不足的情況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在拉動內需方面仍將發揮作用。“農行對平臺債的態度是強化管理、穩健經營。”他説,只要地方政府合理控制債務負擔,保證足夠的現金流覆蓋,就能夠控制風險。

 
 
 相關鏈結
· 孫政才王儒林分別就吉林省2012年"三農"工作講話
· 甘肅省創新信息服務模式探索服務"三農"有效途徑
· 《求是》發表溫家寶文章: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道路
· 《求是》雜誌1月16日將發表溫家寶總理重要文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