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2月2日電(記者孫洪磊)在天津各大型乳品廠活躍著這樣一個團隊:他們每天緊緊盯住奶源入口處,對新入廠的每車、每批次的原料牛奶進行取樣送檢,365天風霜雨雪從不間斷。他們是農業部(天津)乳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派出的奶源質量檢測小分隊,以第三方的眼睛關注和促進奶源的安全。
2月1日晨8時,氣溫零下10度。在凜冽的寒風中,記者跟隨農業部乳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的工作人員從天津市區趕赴郊縣的乳品企業採樣。途中,乳檢中心乳檢室主任張進告訴記者,乳檢中心的第三方檢測覆蓋天津市收購生鮮牛乳的全部8家企業,乳檢中心在這些企業派有駐廠取樣員,專門負責生鮮乳的取樣工作。每天早晨,中心派出一輛取樣車到這些企業取回樣品進行檢測,並及時反饋給企業。每天要檢測130多個樣品、20多項指標,涉及蛋白、脂肪含量等常規理化指標,以及摻水摻假等情況。
8點55分,行駛了40多公里後,記者來到了位於天津市武清區的完達山乳業有限公司。瑟瑟寒風中,記者見到了乳檢中心駐廠取樣員姜淑芬,她指著眼前的幾輛奶罐車説,她每天早晨6點到廠等候奶罐車,取樣保存送檢,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批4輛奶罐車取樣的工作,奶樣交給乳檢中心取樣車捎走檢測。
姜淑芬説,她在這裡工作了4年多,上下班隨著奶牛養殖場送奶車的時間而定,昨天她就在廠裏呆了12個小時。
9點50分,行駛了30多公里後,記者來到了位於天津市北辰區的天津海河乳業有限公司。在廠區大型儲奶罐旁停放著幾輛剛剛抵達的奶罐車,該企業和乳檢中心的檢測人員踩著薄冰小心翼翼爬上了四米多高的奶罐車頂,打開還冒著熱氣的蓋子,用一米左右長的不銹鋼取奶器伸入奶罐,舀出鮮奶倒入取樣容器。回到檢測室後,檢測人員把鮮奶倒入採樣燒杯,然後裝入取樣無菌袋和密封採樣瓶,貼上防偽標簽並編號後,統一放入冰箱保存,等待乳檢中心進行檢驗。
記者發現,取樣員田萬生採取了“盲樣”的辦法,他以送奶車到廠時間進行數字排序,在樣品上不標注送奶企業的名稱,從而保證在後期檢測中的數據真實準確。他説:“檢測中心對取樣員工作要求很高,大家都有很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天津嘉立荷牧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現代化養殖場,公司下屬的第七奶牛場場長張煊明説,第七奶牛場存欄2800頭,每天産奶45噸,主要供給海河乳業。他認為,乳檢中心的第三方的檢測,第一是讓供需雙方心明眼亮,“原來送奶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生産企業説什麼就是什麼。現在有了第三方的檢測報告,雙方都很服氣,避免了很多矛盾。第二是促進了奶牛養殖場的科學管理,他舉例説,一旦檢測報告顯示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較低,他們就及時調整飼料中優質蛋白飼料的配比;體細胞數指標是牛乳房健康的主要指標,如果該指標出現較大波動,他們就及時改善奶牛飼養環境,改進擠奶技術操作,從而減少奶牛乳房炎的發病率,提高奶源質量。
中午11點45分,記者跟隨奶樣車回到乳檢中心。司機師傅説:“這輛車是為了方便你們採訪派出的,平時我們只有一輛採樣車去各廠取樣,每天早晨6點多鐘就出發了,一天下來要開240多公里;而取樣員有時工作到晚八九點鐘,都是挺辛苦的。”
下午3點09分,記者見到了奶源質檢報告,各項指標均優於國家規定。
“乳檢中心第三方檢測工作已經堅持了十年,有苦也有甜。”乳檢中心副主任何清毅説,苦的是這個團隊十幾個人不管下雨下雪天天都得取樣檢測,基本上沒休過節假日,而且這兩年來檢測有關成本越來越高,作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經濟壓力很大。甜的是他們的工作促進了天津地區奶源質量的提升,讓老百姓喝到了放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