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2月5日電(記者范迎春、高星)自1960年開發建設至今,大慶油田在貢獻20多億噸石油的同時,累計取得科技成果1萬餘項,在國際同類油田勘探開發領域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佔據領先地位的核心技術體系。
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石油科技工作者以忘我精神和豐碩成果,築起了一座巍峨的石油科技大廈,為大慶油田持續穩産高産、為新中國石油工業提供了智力支撐。
走進這座耀眼的石油科技大廈,記者聽到了一段段平凡的故事,看到了一塊塊平凡的基石。
一根根科技“接力棒”在無聲傳遞
在被斷言貧油的國土上,新中國石油科技工作者應用獨創的“陸相生油理論”,找到了世界級大油田——大慶油田。大慶從誕生時起,就與自主創新緊密相連。
獲國家級獎勵120多項、省部級獎勵890多項、國家專利2500多項——大慶油田開發建設以來累計取得的1萬多項科技成果,令人讚嘆。
“然而,沒有哪一項研究是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一道道課題就像一根根接力棒,在一代代石油科技工作者手中無聲傳遞,每一項成果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大慶油田採油一廠總地質師隋新光説,“拿聚合物驅油技術來説,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到1999年投入工業化生産,期間經歷了30多年。目前,該項技術已經在油田發揮了支撐作用,仍在不斷完善和革新之中。”
在被譽為油田“大腦中樞”的勘探開發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楊振宇和技術專家伍曉林曾被並稱為“三元複合驅研究領域的雙子星”,如今只剩下伍曉林一人。談起因病英年早逝的楊振宇,曾經一道工作的同事們臉上無不充滿敬意——
汽車翻入十幾米的深溝,從車裏鑽出來的他滿臉泥水,手裏卻緊緊護著取樣的瓶子;在生命的最後幾天,他在病床上與同事探討如何讓表面活性劑適應大慶多樣化的地質特徵。
“更多參與三次採油技術研究的前輩們是無名英雄,他們的青春和年華在默默奉獻中消逝。”伍曉林説。
“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自開發建設以來,大慶油田堅持把科技進步放在主導地位,堅持“科技超前15年儲備、超前10年攻關、超前5年配套”,使科技始終走在生産的前面。
一次次“冒險”和失敗帶來一次次超越
“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懸挂在勘探開發研究院采收率實驗樓內的這12個字,被今天的大慶油田科技工作者奉為座右銘。在傳承中不斷超越,正是大慶油田科技工作者勇於攻堅克難的精神特質。
表外儲層被稱為油田的“邊角廢料”,一度被國內外公認為沒有開採價值。上世紀80年代,時任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地質師的王啟民率隊挑戰禁區,著手研究表外儲層開發。當時有人勸王啟民:“弄不好一無所獲,何必冒這個風險?”王啟民答道:“個人身敗名裂不要緊,要緊的是找到更多的資源。”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王啟民團隊從事的表外儲層注水開發技術終獲成功,相當於為大慶增加了一個地質儲量7.4億噸的大油田。該項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搞科研允許失敗,但不允許不知道為什麼失敗。”這是記者在大慶油田多次聽到的一句話。伍曉林牽頭的表面活性劑國産化研究試驗,就曾有過5600多次的失敗記錄。
“在聚合物驅油研究的幾十年裏,許多耗費多年心血的方案被全盤否定,許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並沒有取得很大進展,但他們的貢獻同樣重要。他們是探路者、是基石,給其他人創造了成功的條件。”隋新光説,正是有一次次冒險、一次次失敗,才有一次次超越。
實驗臺上,有一張張年輕而專注的臉龐
大慶油田建設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油田水處理權威陳忠喜經常講述一個自己被“駁倒”的故事。一次,在一個污水處理裝置曝氣量計算的問題上,陳忠喜和當時剛工作不久的大學畢業生趙秋實産生了分歧,爭論了很長時間。小趙反復推算後找到陳忠喜,又到現場反復演示。“我發現他是正確的。當時雖然感到壓力,但是更為有這樣的年輕人感到高興。”陳忠喜説。
為了進一步調動科技人員的創新潛能,大慶油田通過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和成長激勵相結合,建立起科技人員成長通道,使科技人才成為大有可為的群體、受人尊重的群體、收入最高的群體。
日前,大慶油田採油四廠試驗大隊中心化驗室裏,29歲的項目組長黃金目不轉睛地觀察著模擬岩心的滲透情況和表面活性劑的驅油效果。這個化驗室承擔著對三次採油技術使用的表面活性劑的分析、評價和篩選工作,對油田下一步持續穩産至關重要。黃金的項目組有多名“80後”,以高效率和嚴謹的作風成為“最放心班組”,每每在關鍵試驗中被委以重任。
項目組成立一年多來,累計完成40塊岩心的驅油試驗,對174個表面活性劑樣品做出評價,並從中成功篩選出2個適合油田各方面特性的品種。“每到有樣品來,我們就立刻進入戰鬥狀態,24小時連軸轉是家常便飯。”黃金説。
採油四廠試驗大隊隊長陳宏告訴記者,2011年,試驗大隊又接收大學畢業生13人,其中碩士研究生4人。“油田科技隊伍每年都有新鮮血液補充進來,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隊。”他説。
“這裡雖然遠離城區,但在生産一線,油田創造的科研環境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良好平臺,我們在這裡覺得很充實。”黃金説,“我們的工作雖然平凡,但是聯絡著油田穩産和國家能源安全,我們覺得很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