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讓文化産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盤點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文化政策亮點
新華社記者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加快發展文化産業,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在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各地對文化産業的關注度空前提高,發展文化産業成為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亮點。
北京:推動文化與其他領域的互動融合
大力拓展文化業態、推動文化與其他領域的互動融合,是北京市打造文化産業新增長點的一個有力抓手。今年北京市“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産業,鞏固壯大傳統文化産業,培育發展設計創意、動漫遊戲、新媒體等新興文化産業,協調推動文化與科技、教育、體育、旅遊互動融合。
今年北京在推動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方面還有不少新舉措。北京市將加快國家廣告産業園、音樂産業基地、新媒體産業園、出版創意産業園、動漫遊戲城等重大項目建設,提升産業集聚發展水平,並扶持優秀民營文化企業和中小文化企業加快發展,著力打造骨幹文化企業。此外,要完善財稅、融資等産業扶持政策,促進文化與資本深度對接。
北京市文化局負責人表示,北京既是全國的文化中心,又是世界馳名的旅遊目的地城市,旅遊與文化融合、多業態發展獨具優勢。目前北京市全年文藝演出約19000場,其中旅遊類劇目約7400場,佔三分之一強。北京市文化部門今後將與旅遊部門聯手推動旅遊演出市場開發,使旅遊演出場次佔到全市文藝演出市場的二分之一。
春節旅遊市場是北京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的一個生動縮影。從去年開始,北京市文化部門和旅遊部門就聯手開展旅遊演出推介活動,2011年12月首批推介了15家旅遊演出場所和16臺旅遊常演節目,如前門梨園劇場的京劇《菊苑擷芳》、老舍茶館的綜藝、曲藝節目等。
上海:海內外文化人才近悅遠來
今年上海“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創新,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文化企業。在轉制文化企業實施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面向市場的經營機制和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管理模式。
“近者悅而盡才,遠者望風而慕……”上海市市長韓正宣讀政府工作報告時引述的一段古文,引起了上海文化界代表委員的強烈共鳴。
種種跡象表明,“十二五”期間,上海在推動文化産業加速發展的同時,將著重于文化人才的培養和集聚。在吸引海內外文化人才近悅遠來,服務於不同所有制文化企業的基礎上,上海將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在具體操作上,上海提出要用好文化人才發展資金、文化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文教結合工程、演藝工作者聯合會等機制,積極培育和引進優秀文化人才,造就一批名家大師。
上海芭蕾舞團團長、上海市人大代表辛麗麗説:“我們要潛心下來集中培養一批文化人才,創造條件讓文化人才安下心來搞創作、獻身藝術。”她還建議,上海在文化建設上要“學會和國際對話”,加大藝術市場開放力度和從國外引進人才的步伐。
浙江:深入實施文化産業倍增計劃
今年浙江省“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浙江將深入實施文化建設“十大計劃”,其中包括文化産業倍增計劃。按照這一計劃,到2015年,浙江文化産業增加值力爭比2011年翻一番,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7%。
浙江省將加快構建文化産業發展體系,推進文化産業“122”工程,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其中,“122”工程指的是浙江將著力培訓100家重點文化企業、20個重點文化産業園區(基地),助推20家文化企業上市。
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是中外聞名“錢塘潮”的觀潮勝地,也是武俠小説大師金庸的故里。“海寧中國武俠(影視)文化産業基地”的建設正如火如荼。這一基地依託鹽官古城,總規模佔地約2千畝,初步規劃建設影視拍攝基地、中國武俠(金庸)博物館、武俠文化主題度假酒店、影視文化名人名企工作室等若干主題板塊。
記者從鹽官景區管委會獲悉,短短2個多月,已經有37家影視文化傳媒公司註冊登記,落戶鹽官,總註冊資本達1.14億元。春節剛過,又有不少影視公司前來諮詢註冊。這個乾隆皇帝4次造訪過的江南古鎮,正因新興的影視文化産業煥發生機。
湖北:推動文化企業上市
新年伊始,長江傳媒成功借殼上市,成為湖北文化産業的“第一股”,這也標誌著湖北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産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今年湖北省“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演藝娛樂、印刷複製、會展博覽、動漫遊戲、雜技、廣告等文化産業,重點支持省廣電網絡、知音傳媒等條件成熟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引導其利用現代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做優。加強文化産業園區和基地建設,促進文化與經濟、旅遊、科技、教育等融合發展,推動文化産業升級,拓展文化産業空間。
“十二五”期間,湖北省將做大做強一批國有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大力扶持一批民營文化企業,引進一批文化戰略投資者,建設一批文化産業孵化園區,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文化企業達2.5萬家,銷售收入過5億元的文化企業達到50家,資産和銷售收入過百億的文化企業達到6-8家,培育1000家規模以上的文化企業。文化産業成為支柱性産業,2015年佔全省生産總值的比重達6%以上。
據悉,繼長江傳媒成功上市後,知音傳媒、廣電網絡等文化企業集團正在創造條件謀求上市。
甘肅:發展有民俗特色的文化産業
今年甘肅省“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謀劃一批能夠吸引社會投資、帶動作用強、市場前景好的重大文化産業項目,並培育壯大一批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文化産業基地和文化産業集群。支持香包、刺繡、皮影、剪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品和磚雕、葫蘆雕刻、唐卡製作、花兒會等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創新和發展,打造一批體現甘肅特色、在全國乃至世界具有影響的文化品牌。
在甘肅省慶陽市,以香包刺繡為主的民俗文化産品不僅是革命老區慶陽市的名片,也是慶陽文化産業發展的龍頭和支柱,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和實踐,已形成具有可觀經濟收益的民俗文化産業。
慶陽市目前在文化産業發展中已形成260多家企業,591個營銷公司,有15萬從業人員,産品超過6000多種,産值達到了6.3億元。
目前慶陽市已建立了文化産業項目庫,儲備了一批市場前景好、投資回報高的民俗文化産業項目。目前,全市有香包、刺繡、道情皮影、剪紙、雕塑等專業村276個,年銷售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産業基地39個,形成了龍頭帶動、鄉鎮聯動、村組聯營、戶戶相幫、連片開發的文化産業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