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雪龍”號返回中山站海域準備第二階段卸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09日 07時1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中山站2月8日電(記者黃小希)北京時間8日晚,自阿根廷烏斯懷亞港出發的“雪龍”號科考船經過5935海裏(約合1.09萬公里)、451個小時的航行,駛抵中國南極中山站附近海域,等待合適的天氣條件進行第二階段卸貨。

    執行中國第28次南極科考任務的“雪龍”號科考船在阿根廷烏斯懷亞港完成淡水、燃油、蔬菜等物資補給後,于北京時間1月15日淩晨啟程返回中山站。途中,“雪龍”號科考船經歷了本次航程的第三次西風帶穿越,所遇風力達8至9級、陣風10級,涌浪高達4至5米,超過前兩次穿越西風帶時遇到的涌浪高度。

    第28次南極科考大洋隊在風浪中抓緊時機,24名隊員通過13天的艱苦作業,于北京時間1月30日上午完成在南極半島海域的多學科大洋綜合考察,作業站點達46個。這是中國首次在南極半島海域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大洋考察,填補了中國在南大洋斷面大縱深綜合觀測的空白。

    按計劃,“雪龍”號科考船駛抵中山站附近後,將利用小艇開展第二階段卸貨任務,計劃卸運的物資包括830噸建築材料、300噸油料和15噸生活物資。據船長沈權介紹,由於中山站第二階段卸貨工作主要受沿岸海冰及天氣狀況影響,具體卸貨時間要視情況而定。

    “從地理位置看,中山站剛好處在一個海灣內,這一地區盛行的偏東風把東北方向的冰山及浮冰‘堆積’到中山站沿岸,正好擋住了小艇卸貨所需的水道,”沈權説。由於水深不足,“雪龍”號科考船隻能行駛至距離中山站沿岸十幾海裏處,卸貨必須靠小艇完成。合適的卸貨時機是等待西風或者南風將沿岸的浮冰“吹散”,形成適合小艇通過的水道。

    根據以往經驗,目前中山站所在的普裏茲灣地區夜間有從南極高原冰面陡坡俯衝而來的“下降風”,平均風力可達8級左右,不利於小艇作業,因此第二階段卸貨的“黃金”時段主要在每天上午10點到晚上7點之間。如果天氣條件允許,中山站第二階段卸貨大約需要10天時間完成。

第28次南極科考崑崙站隊順利返回中山站 

    新華社中山站2月8日電(記者黃小希)中山站時間8日16時45分左右(北京時間8日19時45分左右),經過54天艱苦的南極內陸冰蓋之旅,第28次南極科考崑崙站隊順利返回南極中山站。

    當插著國旗和科考隊隊旗的4輛雪地車從內陸冰蓋方向緩緩駛近中山站廣場時,廣場上響起一片鑼鼓聲和歡呼聲。早已等候在此的中山站隊員們打出歡迎條幅,熱烈歡迎崑崙站隊凱旋。駕駛第一輛雪地車的崑崙站隊隊員林雷第一個“亮相”。儘管臉龐已被曬得黝黑,但燦爛笑容依舊。“那麼長時間了,我終於見到26個人之外的人了,”林雷笑著説。

    此次南極科考崑崙站隊的26名隊員駕駛8輛雪地車、拖拽33個雪橇于2011年12月16日從距離中山站約10公里的出發集結地啟程前往崑崙站,經過10余天的艱苦跋涉,于2012年1月4日抵達。1月24日,完成深冰芯導向孔鑽探、南極AST3巡天望遠鏡安裝和崑崙站二期建設等項目後,崑崙站隊踏上歸途。

    “在崑崙站工作期間,科考隊員以頑強的毅力和高超的智慧克服了低溫、高原反應等種種困難,確保了此次內陸科考工作的順利完成。”在歡迎儀式上,本次南極科考隊領隊李院生指出,深冰芯導向孔鑽探和南極AST3巡天望遠鏡安裝,為中國深冰芯開鑽和南極天文觀測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握手、歡笑、哽咽……身著紅色防護服的崑崙站隊隊員與中山站隊友們緊緊相擁,積攢了54天的情緒,在團聚的這一刻盡情表達。

    往返途中,崑崙站隊的8輛雪地車當中,有4輛先後出現故障並拋錨。隊長金波坦言,去的時候反復思量如何將物資運到崑崙站,歸途中又想方設法確保順利返回,“現在終於可以安心地洗澡、睡覺了”。

 
 
 相關鏈結
· “雪龍”號科考船第三次穿越“咆哮”西風帶
· 劉賜貴率領的政府代表團在“雪龍”船視察慰問
· “雪龍”號科考船抵達阿根廷烏斯懷亞港補給物資
· “雪龍”號經過16天晝夜航行駛抵南極長城站附近
· "雪龍"號助力北斗導航 評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性能
· “雪龍”號科考船駛離海冰區前往中國南極長城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