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萬樹繁花春意鬧——山西省文化改革發展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18日 07時19分   來源:人民日報

    龍年伊始,改革創新中的山西文化戰線龍騰虎躍,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濃濃的年味中,連續半月,有萬台大戲為群眾免費直送陜西省城鎮鄉村,三晉大地一派歡騰喜慶;

    山西日報傳媒集團打出網上“淘寶山西館”、“山西國際旅行社”、“精品總匯”3張牌,決心佔領網絡文化産業高地;

    太原話劇團的舞劇《千手觀音》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後,美國、東南亞各國的邀請函紛至沓來……

    “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把山西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現代文化資源轉化為新的發展優勢,為轉型跨越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再造一個新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話道出了陜西省人民的共同心聲。

    整合重組,走向市場開創新天地

    山西作為文化資源大省,卻長期被“一煤獨大”的産業格局所困擾。為了扭轉這一被動局面,省委省政府在深入思考中找到了答案:以文化體制改革為突破口,開創文化強省新局面。

    2009年,山西省連續出臺《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等6個政策性文件。2010年,省委省政府組織相關部門根據省情反復論證,敲定了改革路徑:整合重組,組建文化産業集團。截至2011年4月,山西出版傳媒、山西演藝、山西廣播電視傳媒等省屬六大文化企業集團全部整合重組完畢,六大龍頭齊飛共舞的格局赫然形成。

    山西出版傳媒集團最早啟動完成改制重組,是陜西省規模最大、發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文化産業集團。“早改早好,不改沒出路,不改要丟飯碗。我們就是通過真改真轉真幹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山西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齊峰感慨説。幾年來,山西出版傳媒集團一路拼搏,一路捷報,總收入由23億元猛增到68億元,利潤從3800萬元飆升到3.6億多元。

    省演藝集團徹底擺脫“躺在政府懷抱的半癱瘓狀態”,通過資本運作與大企業合作,尋求多元發展,四面出擊開拓市場,去年演出達600多場。省影視集團一改“坐著等拿級別、拿職稱”的懶散局面,全力建隊伍、搭平臺、打品牌,當年生産影片12部,其中1部榮獲華表獎。

    典型引路,全面開花。太原市紮實有效地推進整合重組,“十一五”期間,全市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20%以上,超過同期GDP年均增速。去年,全市文化産業再上新臺階,實現增加值113.98億元,佔地區GDP比重的5.56%。

    2011年,山西文化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全面完成,陜西省共有488家文化單位完成改制,核銷事業編制1.5萬餘人;11個市、119個縣全部成立了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文化市場執法機構,廣播電視網絡整合初步形成“陜西省一張網”。

    機制創新,精品迭出叫好又叫座

    文化春潮涌,三晉雲飛揚。改革後的各文化集團紛紛進行機制創新,實行全員競聘、崗位責任、分類管理、績效工資、抵押承包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機制,促進了文化生産力的大解放大發展。

    一批在國內外影響大、叫得響、水平高的文化精品不斷涌現。

    “我們有一個8人出版項目組,去年銷售收入近億元,超過一家小的出版社。這就是改革的力量,機制創新的力量!”省出版集團董事長齊峰説。

    山西全力打造的電視劇《喬家大院》、《走西口》以精湛的藝術表現,在全國多次熱播,讓世人了解了博大的晉商文化;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八路軍》、《紅軍東征》、《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等,贏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華晉舞劇團把舞劇《一把酸棗》帶到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連演4場,濃郁的中國風情、精美的演出跨越語言障礙,讓大洋彼岸的美國觀眾如醉如癡。

    近3年來,山西打造了一系列“接地氣、有底氣、聚人氣”的文化精品,每年陜西省文化産業增加值以25%的速度遞增,已佔到GDP的3.12%。

    春風化雨,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

    “瞧我們這博物院多敞亮氣派,還免費開放。趁春節放假能仔細參觀,既長知識,又愜意。”2月7日上午,正在省博物院參觀的市民個個滿面春風。講解員介紹,每天要接待3000位左右參觀者,特別是中小學生更是常客。這是山西省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的一個縮影。

    造型靈感來自於晉中梯田地貌的太原美術館的建成,結束了山西省沒有大型專業美術館的歷史;5個並列紅燈籠造型的太原博物館,讓珍藏文物有了向世人述説五千年文明史的舞臺;總投資7.9億元的山西大劇院,可以演出大型歌舞劇、芭蕾舞、音樂劇等多種藝術門類,山西百姓不出省就可以享受各種文化盛宴。

    春節期間,“輝煌山西文化惠民”活動在嶄新的山西大劇院啟動。連續10多天,省市勞模、廠礦企業職工、環衛工人、農民群眾和建築工人代表等萬餘名觀眾,免費欣賞了多場精品劇目演出。同時,陜西省300多個演出團體到廠礦、進社區、下村鎮,把萬餘場文藝演出送到廣大群眾的家門口。

    為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山西基層文化設施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陜西省各縣區都建立了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文化站、太行山和晉西北革命老區兩區農村流動書庫、鄉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了 “三個全覆蓋”;去年新建農家書屋1.4萬個,並投入1.4億元為所有行政村配送了文化活動器材,免費放映電影30多萬場,受益群眾1500多萬人次。

    風生水起,文化産業給力轉型跨越

    近年來,山西實施“大作品表現、大集團運作、大經典支撐、大會戰聚集、大服務引領”的“五大戰略”,以“領導決策、輿論造勢、政策保障、督導檢查”為“四輪驅動”,省市縣三級合力推進文化産業、文化事業發展的宏大格局已形成。

    陜西省文化産業基地和區域性文化産業集群迅速崛起。佛教與邊塞文化、晉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和黃河文化等5大特色文化産業區已初具規模;武鄉八路軍總部、代縣雁門關等10大文化産業園相繼建成……在全國文化産業驅動力指數排序前10名中,山西雄踞第二。

    省屬各骨幹文化企業集團大顯身手,去年收入突破70億元,實現了翻番。陜西省近20家文化出口企業,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以上。在省屬6大文化集團做強做優基礎上,山西正在加緊籌建體育、旅遊、文博、工藝美術等4大集團。以10大旗艦文化産業集團為主要支撐的“文化晉軍”指日可待。

    新型文化業態發展日新月異,社會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和資源類企業投資文化産業,已成為文化強省、強市、強縣、強鎮,轉型跨越的重要力量。近3年來,陜西省民營資本投入文化産業的資金達425.5億元。

    三晉大地氣象新,萬樹繁花春意鬧。山西省已跨上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轉變的快車道,未來5年,文化産業增加值將達到1000億元,佔到地區生産總值6%左右,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個借文化改革發展助推轉型跨越、重鑄輝煌的新山西。

 
 
 相關鏈結
· 山西實施"十個全覆蓋" 2300萬農村居民共享成果
· 山西:縣以上工會幹部全年下基層不得少於3個月
· 山西實施有獎舉報 公眾變身食品安全“電子眼”
· 山西省農業工作會議在太原召開 金道銘等出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