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記者 呂諾)記者21日從衛生部獲悉,2011年全國有1232萬人次參加無償獻血,獻血量約4164噸,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3.71%和5.18%。
據衛生部通報,2011年,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河南和貴州等省份獻血量和獻血人次增長幅度均超過10%,吉林、上海和青海等省份獻血量增長幅度也超過10%;北京、浙江和廣西獻血量和獻血人次均有所下降,獻血量分別下降8.93%、5.02%和0.21%,獻血人次分別下降7.92%、1.11%和22.72%;海南省的獻血量下降2.26%。
2011年,吉林省長春市在繁華地段新建獻血小屋,允許異地獻血員及家屬在本地報銷本地的用血費用;北京市衛生局、教委等部門聯合加強無償獻血宣傳。中紀委、中組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等國家機關公務員,北京外國語大學、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在校生,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踴躍參加無償獻血活動。
隨著我國醫療保障水平提高和醫療服務能力加強,血液供應面臨著新的壓力和嚴峻挑戰。同時,我國血液需求的區域分佈和流向不均衡,大量患者流向醫療資源相對集中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導致這些城市用血量大,血液缺口明顯,血液供應緊張情況不易緩解。此外,我國人口獻血率只有8.7‰,低於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0.1‰,也低於香港的30‰和澳門的23‰,離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0‰也有差距。
據了解,按醫療服務量的增長進行初步測算,到2015年,每天需要有約12萬人獻血。為保障臨床用血供應,衛生部在通報中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不斷完善多部門協作機制;各地血站要不斷鞏固和擴大固定獻血者、應急獻血者、稀有血型獻血者和團體無償獻血者隊伍,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招募策略;各級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醫務人員臨床合理用血培訓和教育,不斷提高臨床合理用血水平,積極創新和推行成熟的血液保護技術,提高血液利用率,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