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時代的歌 永恒的歌——雷鋒精神的當代迴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3日 09時5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 隋笑飛)懸挂著雷鋒的圖片、標語,播放著悠揚的雷鋒歌曲,鄭州市公交二公司8路車近日被裝扮成雷鋒主題公交車。車長王俊傑表示,希望讓乘客受到車內雷鋒圖片和歌曲的感染,文明乘車。

    這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仿佛在提醒人們,雷鋒精神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精神標桿,人們對雷鋒的呼喚從未停止。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更明確提出“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這既有強烈的時代意義,也有深厚的民意基礎。它是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方法,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要一環,更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有效支撐。

    50年前犧牲的雷鋒,為中國人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雷鋒精神。49年前,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這位年輕軍人的名字和事跡從此家喻戶曉。50年來,雷鋒精神一次次被時代重新解讀,一次次被賦予新的生命因子。

    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在當前這個大轉型的時代,雷鋒精神同樣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用自己的生活點滴不斷豐富著“雷鋒精神”這幅壯美的畫卷。

    “雷鋒”是一種現象,更是一種境界,雷鋒精神駐紮在當代無數人的心靈深處——

    一名遼寧的普通鋼鐵工人,先後為“希望工程”、困難職工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多元,資助貧困生180多名,自己卻過著清貧的生活;20多年來累計無償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血量的近10倍……郭明義由此被人們譽為新時期的“雷鋒傳人”。

    散佈在全國各地、規模達數萬名且不斷發展壯大的郭明義愛心團隊的隊員們,則在效倣著他們心目中的“偶像”——郭明義。隊員們向需要幫助的人熱情地伸出援手,用他們的愛心不斷演繹著一個個動人的真情故事。

    如今,社會上的好人,仍會被人們稱為“活雷鋒”“雷鋒傳人”。一個出色的勞動者會被稱為“雷鋒司機”“雷鋒交警”。一個傑出的團隊會被稱為“雷鋒班”“雷鋒組”“雷鋒集體”。“雷鋒”,已經成為億萬人感同身受的文化現象,成為一個人們普遍認同的美好境界。

    “雷鋒”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信仰,雷鋒精神在人們的踐行中豐富和昇華——

    在偶遇慘劇即將發生時,杭州女工吳菊萍義無反顧地伸開雙臂,徒手接住從10樓墜落的女童,她的義舉感動了無數人。更多的人把感動變成了行動:一位媽媽一直在微博上關注著吳菊萍的傷勢,當她得知吳菊萍在養傷過程中因為要注射抗生素,7個月的寶寶被迫斷奶時,她馬上在微博上發了個帖子:“我來幫你喂寶寶吧,你放心養傷。”

    他們就是一滴水,一線陽光,一顆糧食,但只要他人有困難,就儘自己所能去幫助。這個時代,有救起3名落水者,自己卻獻出生命的“英雄大叔”李國喜;有放棄“體面工作”幫助麻風病康復者的大學生司佔傑;有汶川地震後馳援災區的十多萬志願者;有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上百萬青年人熱情服務……越來越多的人為雷鋒闡釋的“自我與他人”增添了時代的溫度。

    還有許多人,在最平凡的崗位,有著不平凡的精神,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情。退休後回鄉義務植樹20多年、情滿青山的老地委書記楊善洲,為民造福、鞠躬盡瘁的安徽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如同一支支閃亮的火炬,將雷鋒注解的“平凡與偉大”演繹出嶄新的內涵。

    “雷鋒”是一種希望,更是一個方向,雷鋒精神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80後”“90後”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時代,但“雷鋒精神”同樣貫穿于他們的生活之中。16歲的長沙高中生王達佳,已有9年多義工經歷;13歲的“90後”學生劉品儀在日記上説,“我幫老奶奶指路,她誇了我,這種幫助他人所獲得的快樂很真實。”“80後”的嚴培在長沙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得知雲南邊遠地方的孩子們迫切需要英語老師時,她立刻報名。她説,“學雷鋒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為需要幫助的人盡一些綿薄之力,讓青春充滿意義,讓年輕不留遺憾。”

    同樣令人關注的是,“雷鋒精神”走進了網絡時代。在“雷鋒博客”裏,圖片播放器滾動播放著和雷鋒有關的人物和場所,以及新時代學習雷鋒、傳播雷鋒精神的普通百姓照片。在博文中,不僅有鮮活的百姓故事、活動紀實,還有對雷鋒精神傳播的研究和體會。在網絡搜索引擎中輸入“雷鋒”,便會發現,雷鋒精神正以網絡博客、論壇、貼吧等新形式廣為傳播。“學習雷鋒好榜樣,學習雷鋒很時尚”的口號在網絡大放異彩的同時,郭明義的微博“粉絲”數已超過600萬……

    無法否認,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道德困惑。我們所處的時代,同樣既有“最美媽媽”用雙臂托舉的精神之花,也有郭美美空虛的手袋。鋼筋水泥的現代社會中,有人曾斷言“雷鋒精神過時了”,有人感嘆雷鋒若在也寸步難行。但即便在這種道德焦慮中,“雷鋒精神”仍然是人們心靈的支撐、精神之歌的主旋律。

    所以,我們看到,黨員幹部帶頭學雷鋒,把學雷鋒與踐行黨的宗旨結合起來,把做好事與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滿足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結合起來,這已經成為黨員幹部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絡的有效途徑。

    我們還看到,更多的普通人在綿綿延延的學雷鋒實踐活動中,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參與其中,並養成了一生的習慣或義舉,比如公交車上讓座,撿到東西無償歸還;比如見義勇為覺得理所應當,無償獻血感到無上光榮,幫助別人打心底裏高興……

    50年來,雷鋒精神始終與時代同行、與文明同在,影響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幹部群眾奮勇前行。如今,雷鋒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在神州大地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關鏈結
· 測繪地理信息局直屬機關黨委組織開展學雷鋒活動
· 全國鐵道團委部署動員青年深入開展學雷鋒周活動
· 吉林省召開表彰大會:弘揚雷鋒精神 發展志願服務
· 我們,都是雷鋒!——來自雷鋒工作地的代表聲音
· 李長春出席全國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座談會並講話
· 李長春出席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座談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