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社科院發佈首部《中國公共財政建設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8日 17時3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韓潔、徐蕊)中國社科院8日發佈我國首部《中國公共財政建設報告》,該報告首次構建了全國和地方兩個層面的公共財政建設指標體系,旨在幫助政府更好轉變職能,為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這份報告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歷時8年調研完成,課題組組長、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説,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公共財政建設,其實質是一場以公共化為取向的財政制度變革和財政職能調整。

    報告重點提出了評價地方公共財政建設的七大指標體系,分別是政府干預度、收支集中度、財政法制化、財政民主化、財政均等化、可持續性和績效改善度。

    據介紹,七大指標中,每一類都包含很多具體指標,如政府干預度指標,從維護市場秩序、保護環境資源和社會保障三方面細化了十幾項指標評價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干預程度;財政均等化指標,不僅要評估城鄉醫療、義務教育的均等化程度,還有城市綠化覆蓋率和每萬人擁有公共汽車數量的均等化程度;績效改善度指標,則注重公眾對基建、市政、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治安司法以及醫療衛生七項公共服務的滿意度。

    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各地區公共財政建設的狀況並不是完全由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收支總水平決定的,在經濟總量和財政收支總體水平的約束下,各地政府推進公共財政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同樣對公共財政建設的進展産生重大影響。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説,公共財政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作為財政分配的主要目標,這份報告最受關注之處在於首次通過具體評價體系,對我國地方公共財政建設程度進行量化評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認為,過去財政職能偏重於一般經濟建設,現在更多轉向公共服務,這份報告通過細化的評價指標,為地方政府加快轉變職能指明了方向,從而更好為老百姓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

 
 
 相關鏈結
· 社科院“中國社科智訊”啟動社會科學信息平臺
· 社科院發佈産業藍皮書:廣東最具産業國際競爭力
· 社科院從六方面對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作出部署
· 社科院聲明未主辦"博鰲論壇—中國企業合作年會"
· 社科院:以國情調研形式深入開展“走轉改”活動
· 社科院:今年GDP增速預計將達9.4%左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