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有人關心,我們安心
——貴州習水縣“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幸福生活
新華社貴州習水3月15日電(記者王念、陳淼、閆起磊)3月15日清早,久違的陽光鋪灑在黔北高原大地,和風夾雜著泥土的味道迎面拂來,告知人們春的消息。
記者驅車經過遵義市習水縣良村鎮大安村,看到村衛生室門前聚集著許多老人和穿著校服的學生,孩子們整齊地排起了小長隊。下車一打聽,原來是良村鎮衛生院醫生來到大安村衛生室,給村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做例行體檢。
在村衛生室的門診室裏,良村鎮衛生院趙慶模醫生正在為73歲的陳應蘭老人做心率檢查,與在醫院門診一樣認真細緻。下村做體檢已是他們這兩年的例行工作了。
陳應蘭老人的兒女都不在身邊,是“空巢老人”。老人笑著説,這是她半年內第二次做體檢了,查了視力、心肺、血壓等好幾項。
做完了檢查,趙醫生微笑著對陳應蘭老人説:“和上次一樣,您老的身體沒啥大毛病,就是血壓有一點高。”他耐心叮囑老人要多吃蔬菜,多鍛鍊身體。
67歲的何大發老人拿著體檢檔案看了又看,然後放進貼身的衣袋。他是第一次來體檢。“上回體檢時我沒在家,錯過了。村裏人説現在給我們老人體檢不要錢,我還不大信。以前有點病了,去醫院不方便,孩子們又在外地打工,我就只有扛著。現在醫生到家門口給我們看病,我們就安心了,孩子們在外也可以放心了。”
檢驗室裏,醫生在10歲的趙麗手上扎針取血樣化驗。有點痛,小姑娘撅起嘴巴,但臉上帶著純真的笑容。趙麗是大安村小學3年級學生,家長在江西南昌打工,她就住在學校的“留守兒童之家”裏。趙麗很高興地告訴記者,學校的老師裏有她的代理家長,“就像爸爸媽媽一樣照顧我們”。
醫務室門口,大安村小學教師稅貞瓊帶著10多名學生在排隊。稅老師説,今天來體檢的有51名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稅老師説:“我是孩子們的老師,也給他們當‘代理家長’,照顧他們的學習和健康。”
11歲的何莉勤站在隊伍中和同學有説有笑。老師告訴記者,小勤勤的父母早逝,是個孤兒,她上學的費用全免了,學校食堂的午餐也全部免費。小勤勤説,老師特別照顧她,今年春節,校長和村幹部還給她送衣服、棉被和學習用品。問起學習成績,孩子有點不好意思地説,“不是特別好”,接著很有信心地説:“我會好好學習的,因為,我長大了要當老師。”
大安村小學離村衛生室不遠。記者跟著孩子們來到學校,正到午飯時間,食堂裏飄出一陣陣誘人的飯菜香。記者循著飯菜香走進食堂,熱騰騰的白米飯還冒著白氣,“大廚”趙遠會正在做“土豆燉肉”。
趙師傅説,每到星期二和星期四,學校食堂就要準備肉菜。“今天是星期四,給孩子們做了土豆燉肉、蒜薹炒肉絲,還有一個湯。”趙師傅説,她一直在學校給孩子們做營養午餐,“娃娃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得跟上。”
在學校的“留守兒童之家”,記者看到,雙層的床舖收拾得整整齊齊,而洗漱間看起來相當“豪華”,可以洗澡。學校負責人笑稱,那是按大學公寓的標準設計的。
老師告訴記者,現在農村“留守兒童”比較多。“留守兒童之家”讓孩子們有一個濃濃的學習氛圍之外,還能感受到家的溫暖。他們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愛,孩子們的性格也越來越活潑開朗了。
聽説記者在大安村採訪,村黨支部書記許順利趕了過來。他説,村裏140個“空巢老人”和61個“留守兒童”,正在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愛,“讓困難群眾得了實惠,老百姓打心底裏歡迎”。
據了解,習水縣在外務工的農民超過14萬人,全縣有16000多名“留守兒童”和12000多名“空巢老人”。他們的生活牽動著各級黨委和政府幹部的心。從2007年起,習水縣啟動“關心外出民工、關愛留守兒童、關懷空巢老人”行動,大家稱之為“三關工程”。如今,“三關工程”已經形成了十分詳備的制度,如結對挂幫幹部,製作愛心卡憑卡接受免費體檢,優先納入低保、免費參加新農合等。
“空巢老人”人人都有的愛心飄帶,也是他們的安心飄帶。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門前繫上飄帶,就會有人“響應”幫扶。
“‘三關工程’關注的是老、中、青三代人的幸福,解決的是群眾最現實、最直接、最關心的問題,溫暖著三代弱勢人群的心。”習水縣委組織部部長董愛民説。
“活了大半輩子,才知道還有‘體檢’這回事,而且還不要錢,醫生到咱家門口來,有了毛病就能早發現。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陳應蘭老人説,雖然兒女不在身邊,但是,她“真的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