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侯麗軍)中國“俄羅斯旅遊年”將於23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正式拉開帷幕。此間專家認為,中俄“旅遊年”作為“國家年”、“語言年”後的又一重大主題年活動,將進一步深化兩國民間交流和相互理解,夯實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高度重視 政府助推
專家表示,中俄互辦“旅遊年”體現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更高水平。兩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身體力行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俄互辦“旅遊年”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于2010年9月共同宣佈的。經中俄雙方商定,2012年將首先在中國舉辦“俄羅斯旅遊年”,2013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旅遊年”。
雙方成立了陣容龐大的組委會,中方組委會主席由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擔任,俄方組委會主席由副總理蘇爾科夫擔任,為“旅遊年”活動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可靠的組織和機制保障。
“中俄‘旅遊年’是政府框架內推動兩國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項目,這樣的國家級大型活動彰顯了兩國領導人對發展旅遊合作的高度重視。”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羅斯問題專家邢廣程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認為,旅遊是包含了經濟、人文和民間人員往來的綜合性活動,“旅遊年”活動辦下來,將極大地促進兩國民眾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感性認知。
馮玉軍表示,中俄關係發展的一個特點是“上層驅動型”。兩國政府舉辦系列國家主題年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多地促進民間交流,增強中俄民間友好、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的內在驅動力。
內容豐富 參與廣泛
據國家旅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納入“旅遊年”框架下的各項活動已達200多項。活動設計精心、內容豐富。
其中既有專業性的旅遊合作論壇、推介會、交易會,也有豐富多彩的互動交流活動;還專門針對兩國年輕人安排了體育旅遊活動,如“中俄界江動力橡皮艇拉力賽”等。
專家認為,通過舉辦“旅遊年”活動,會調動更廣泛的人群到對方國家旅遊的興趣。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兩國旅遊合作無論從規模還是水平上都會得到大大提升。
除兩國政府部門牽頭舉辦的活動外,多座與俄羅斯城市互為“友好城市”的中國城市也在積極籌備活動。據了解,“旅遊年”期間,俄羅斯將派團參加在中國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多個城市舉辦的旅遊展覽和交流活動,中國的許多城市也將赴俄羅斯開展旅遊推介活動。
“越來越多的地方主體參與到中俄兩國的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裏來,對帶動中俄關係的全面提升有重要的意義。”馮玉軍説。
邢廣程表示,近年來,中俄旅遊交往日益密切。中國北京、三亞、北戴河等城市已成為俄公民出境遊的熱門目的地,俄羅斯兩大主要城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也深受中國遊客青睞。兩國旅遊資源豐富、或具有區位優勢的地區將在“旅遊年”活動中進一步受益。
對於制約兩國發展旅遊合作的一些不利因素,如俄羅斯旅遊市場的培育和開發尚有欠缺、獲取俄羅斯旅遊簽證比較困難等,專家表示,希望“旅遊年”活動的舉辦能推動兩國解決上述掣肘性因素。
深化認知 著眼青年
專家認為,中俄互辦“旅遊年”活動對促進兩國人員往來、民間交流,特別是對兩國青年在心理和文化上的深層次相互理解,具有積極意義。
“紅場、克裏姆林宮、芭蕾舞、俄羅斯歌曲在老一代中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旅遊可以使民眾對兩國文化的同一性和差異性産生更深刻的認知,這個認知越客觀,兩國民間交往的基礎就越牢固。”邢廣程説。
馮玉軍認為,兩國民眾之間加大互訪力度,能讓兩國民眾更多了解兩國發展的現狀,去除原來在意識中存在的偏見和誤解。
通過學習和旅遊,越來越多的中俄青年人加深了對彼此文化的認知。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兩萬人在俄羅斯留學,有很多人學習俄語;俄羅斯有20多個孔子學院,有1.2萬俄羅斯人在中國留學,有130所學校開設中文班,有1.5萬學生學習漢語。
“青年人是中俄關係的未來,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時代,青年人作為一個思想活躍的群體,他們之間相互認知的深化對於改善中俄關係具有長遠的戰略性意義。”馮玉軍説。
專家們認為,主題年,特別是“旅遊年”,可以成為中俄民間交往的新平臺、新載體。
“只有通過旅行者的腳步才能丈量出中俄關係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邢廣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