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述評:在變革世界中尋求可持續發展的亞洲方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4月01日 19時3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海南博鰲4月1日電(記者王希、何宗渝、趙葉蘋)在世界經濟復蘇仍然舉步維艱的背景下,“變革”“轉型”“可持續發展”成為兩千多名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與會嘉賓關注的焦點。人們熱切地期待就經濟可持續發展、全球治理結構改革等問題收穫更多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博鰲觀點”“亞洲方案”。

    過去的一年,歐債危機不斷蔓延,世界經濟面臨“二次探底”的風險。國際金融危機自2008年席捲全球的進程表明,無論是美國以過度消費刺激經濟的發展模式,還是歐洲以高福利為驅動的發展模式都難以為繼。

    發達國家經濟低迷、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亞洲新興國家承載了更多期待。事實證明,即使在面臨內外多重壓力交織的困境中,2011年亞洲許多經濟體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博鰲亞洲論壇在年會前發佈的《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2012年度報告》顯示,亞洲佔全球貿易的比重已從2009年的29%增長至2010年的32%。

    全球經濟陰霾中,亞洲發展的“金色故事”如何寫就?人們普遍認為,由於發展水平、産業結構和自然資源稟賦的差異性,亞洲區域內國家間的合作有其固有的自然動力和優勢。更為關鍵的是,亞洲國家在危機中守望相助、于機遇前互利合作,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合作領域不斷擴大,攜手向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

    毋庸置疑,在勢不可逆的全球化浪潮中,各個經濟體都身處同一條大船中,沒人能在“風雨飄搖”中獨善其身。肇始於西方發達國家的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了全球經濟增長重心向亞洲轉移的速度,奠定了亞洲經濟體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結構改革的有利地位,同時也為亞洲經濟體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亞洲地區在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環境、人口、資源與能源的制約因素日益突出;外需萎縮加之發達經濟體回歸實業使亞洲製造業傳統優勢面臨考驗,轉型尤顯迫切;短期投機資本快速進出引發金融和經濟動蕩的風險猶存;區域內各經濟體間合作雖然發展迅速,卻並不平衡……這些都是亞洲國家在當下這個大調整、大變革的時代中所面臨的問題。

    破解這些問題,需要非凡的智慧與勇氣。與在區域一體化方面先行一步的歐盟相比,亞洲國家所處的時代背景更複雜,區域內國家發展水平差異性更大。在當前階段,要強調通過各國的比較優勢,實現互利共贏,特別是全面推進亞洲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在産業鏈方面形成合理分工體系。

    破解這些問題,更需要堅定的政治意願。亞洲整體越有競爭力,亞洲各國從中受益會越多。因此各國要更多理解彼此關切、加強互信,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

    破解這些問題,還需要構建平等對話、友好協商的溝通機制。已跨入新十年的博鰲亞洲論壇正成為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交流平臺,未來其國際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也將進一步顯現。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真誠務實的交流中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將促進亞洲共同發展,推動亞洲國家乃至世界走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相關鏈結
· 李克強會見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和諮詢委員會成員
· 變化促變革——解析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主題
· 博鰲亞洲論壇的成功舉辦帶動海南會展業迅速發展
·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安保、服務等準備就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