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第七屆“中國文化遺産保護無錫論壇”在江蘇舉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4月10日 20時41分   來源:新華社

“世界遺産:可持續發展”
——第七屆“中國文化遺産保護無錫論壇”舉行

    新華社江蘇無錫4月10日電(記者廖翊、王玨玢)《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簡稱《世界遺産公約》)誕生40週年之際,第七屆“中國文化遺産保護無錫論壇”10日起在江蘇無錫舉行。論壇主題為“世界遺産:可持續發展”。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童明康在論壇作題為《保護世界遺産謀求可持續發展》主旨報告。

    童明康説,27年前中國締結《世界遺産公約》,向全世界莊嚴承諾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境內人類珍貴遺産,並使之永續傳承。在紀念《公約》40週年之際,回顧所做的努力,我們可以對國際社會、對子孫後代驕傲地説:我們全力以赴兌現承諾。

    童明康指出,世界文化遺産作為文化遺産的重要代表,是一種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可以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精神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和經濟資本,是社會、環境、經濟和文化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保護好文化遺産,使之永續傳承,是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他介紹,中國的世界遺産事業雖然起步晚了十多年,但發展迅速,成就卓著,在健全法律體系、完善管理機構、建立監管體系、實施保護工程、重視研究宣傳、注重國際交流等6方面都取得突出成績。

    童明康説,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與其他國家一樣面臨著遺産保護與發展的巨大挑戰,有時甚至更為尖銳。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對中國世界遺産造成很大影響;大規模的城鎮化建設、舊城改造,以及遊客量的激增等,使世界遺産保護面臨挑戰。對此,他強調除了做好常規的世界遺産保護管理工作,還應該在基於遺産價值的保護、基於可持續發展的保護、基於預防為先的保護,以及基於惠及民生的保護4個方面提升理念,促進世界遺産與人類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將“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類文明的遺存定名為世界文化遺産,為世界各國樹立了一個全新的遺産保護理念和法律準則。截至目前,已有188個國家加入了公約。中國政府自1985年加入《公約》以來,嚴格履行公約承諾併為此付出了積極的努力,已有41處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遺産總數居世界第3位,其中文化遺産項目29處、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産4處,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中華文明的悠久與輝煌,對保持人類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論壇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無錫市人民政府和江蘇省文物局承辦,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報社協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辛格,國際文化財産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執委格萊蘭·洛克等出席論壇併發言。與會專家、代表將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深入研討“世界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在深入交流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將通過《世界遺産可持續發展無錫倡議》。

 
 
 相關鏈結
· 第三屆西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在西安舉行
· 我國管轄海域內文化遺産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啟動
· 內羅畢感受“北京魅力”
· 雲南迪慶藏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良好保護和傳承
· 河南蘇家作慶祝“龍鳳燈舞”誕生200週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