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痛也是大家的心痛,大家的共識會推動我們前進”。這是上海市委主要領導對一名癌症患者親人的微博回復。
2月27日,上海市民秦嶺因父親身患晚期肺癌,病情危重,求醫無門,無奈之下將傷痛的經歷寫進博客,並給上海市委主要領導發了一封公開信。
這位領導得知後,于2月29日通過上海市政府的官方微博“上海發佈”給秦嶺回信,言辭懇切,令人動容:“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親人,當眼見有養育之恩的親人于病危之際而無力相助時,又遭遇一些制度缺陷的傷害,心中之痛,不言自明。”他表示,上海要爭取在癌症晚期病人的關懷制度上有所前進。
近日,上海市衛生局宣佈,今年將在全市18個區(縣)確立一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舒緩療護”病區,專門接診收住癌症晚期患者,這已被列入今年上海市政府辦實事項目。
臨終關懷服務供不應求
17年前,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生命關懷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施永興,在閘北區臨汾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動社區臨終關懷的安寧護理工作,這也是上海首家探索臨終關懷的社區醫院。如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病床已經增加到40張,並配有4名醫生、8名護士和20多名護理員。
但是對於病人而言,這依然是杯水車薪。僅今年前三個月,要求住院的病人已有120多位。
上海市衛生局發佈的數據表明,全市每100人中有1人患癌症。而七成以上癌症晚期病人需要居家寧養,給予止痛、心理安撫等“舒緩療護”及臨終關懷。
“腫瘤晚期病人的治療不再是疾病治療,而是症狀治療,以身體止痛和心理護理為主。”施永興介紹。
2006年3月,姑息治療科(現為綜合治療科)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立,專為癌症患者開設臨終關懷和治療病區。該院綜合治療科主任成文武介紹,幾年來,科室共收治晚期癌症患者789人。
將建三級網絡分層護理
由於醫療資源有限,三級綜合性醫院無法滿足腫瘤晚期病人的住院需求。在成文武看來,腫瘤晚期病人更多地應該去社區醫院或者居家寧養。
成文武建議,應建立覆蓋全市的三級網絡:一批腫瘤專科特色的三級醫院可以開設癌症臨終關懷病房,同時培育一批專業醫務人員;二級醫院及社區衛生中心則可以增加相關病房的床位數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患者需求。此時,三級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可以下沉到二級醫院中去,給他們提供專業化的醫療和心理指導培訓。
此外,許多癌症晚期患者選擇居家護理。醫務人員可以走進社區,為他們傳授簡單的醫護知識,提高普通市民居家護理能力,這也能夠適度緩解當下癌症患者臨終病床不足的窘境。
成文武的建議在上海市衛生局公佈的2012年推進市政府實事項目中有所體現。
根據規劃,上海將在18個區縣專設10張病床接納所在區域內的癌症晚期患者,並開展居家寧養等服務。由市、區兩級政府出資,市自然基金會、市紅十字會慈善機構給予資助,每收治一名病人給予2000元醫療補助,居家寧養提供1000元補貼醫療費用,併為癌症晚期患者免費提供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