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劉詩平、張辛欣)“成本漲、訂單減少、盈利收窄,近來真有不堪重壓的感覺。但是,迫在眼前的困難還是資金短缺,貸款難。”在廣東省,東莞興業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錫培向記者倒苦水。
隨著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出臺,小微企業貸款呈現大幅增長,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資金“饑渴”逐漸得到緩解,但是,融資難問題總體上依然突出,小微企業仍感貸款難“解渴”。那麼,小微企業貸款究竟有多難、有多貴?又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貸款有多難
今年2月向銀行貸過款的浙江小企業主劉剛告訴記者:按央行規定貸款基準利率為6.56%,當地銀行給他提供的貸款利率上浮30%,貸款利率接近9%。此外,給擔保公司的擔保費和給銀行的諮詢服務費,最後實際融資成本達12%。
“要是民間借貸,利率當然更高。”劉剛説,小企業在解決就業、創造利稅方面被社會廣泛認可,但融資難卻一直沒有解決,貸款難、貸款貴是普遍現象。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日前發佈的今年一季度千戶企業經營調查報告顯示,當前企業資金緊張狀況依然突出,小型和非國有企業選擇“民間借貸”的比重相對較高。這其中,中小企業資金緊張情況更為嚴重,在調查的小型和非國有企業中“資金緊張”的佔比均超過50%。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的2011年輕工業運行情況顯示,當年僅15%左右的中小企業從銀行爭取到新的貸款。工信部同時表示,企業即使獲得貸款,也無法獲得全額現金貸款,其中很大一部分由承兌匯票代替。
而全國工商聯去年一項針對中小企業發展情況調查結果則表明,90%以上的受調查民營中小企業表示,實際上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
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説,在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小微企業貸款意願強烈,但供給卻不足。
貸款為何難
小微企業融資難,既有小微企業本身的問題,也存在著金融體系的諸多原因。
小微企業數量龐大、貸款期限短、週轉頻率快,銀行對此顧慮較多。而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沒有正常的信息渠道,銀行也不能及時掌握其貸款需求。
“在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抵押通常是貸款的前提條件,小微企業一般沒有像樣的抵押品,且企業規模小易被市場淘汰,因此難以貸到款。”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説。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説,小微企業常常存在信息不對稱、財務不透明、風險不確定等問題,在整體流動性不足時,銀行的小微企業信貸規模會首先受到限制。
馬蔚華説,去年以來流動性收緊,以及貸存比控制,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受到很大制約。同時,由於部分銀行存款增長乏力,導致支持小微企業的資金來源不足。
銀監會統計,截至2011年末,全國小企業貸款餘額10.8萬億元,約佔全部貸款餘額的20%,已連續三年實現增速不低於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的目標。資産質量雖然持續提升,但與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為1%相比,全國小企業不良率為2.02%,其中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企業貸款不良率為5.14%。
從金融體系角度,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分析説,小微企業貸款難,在於金融體系存在結構性缺陷:直接融資發展不夠,過度依賴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中小金融機構相對較少,基層金融服務不足。
如何破解貸款難
浙江四通箱包廠經理周雲紅最近心情不錯,因為銀監會對銀行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進行專項治理,銀行貸款規範多了。她説:“從銀行拿到錢,不用再擔心要將部分貸款轉為存款,也不用擔心收費等問題。”
隨著政府部門連續出臺扶持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目前市場流動性已有所改善。對銀行業來説,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已從“要不要做”的階段發展到“怎樣做”的階段。一些銀行也積極探索“信貸工廠”“網絡貸款”“小企業金融債”等融資模式,創新推出了一批適合小微企業特點的信貸産品。
不過,有關專家指出,在當前金融體系下,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尚難以短期內得到徹底改觀。改變小微企業融資難,必須放寬市場準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市場競爭。同時,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
令人矚目的是,國務院在今年3月底批准實施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這被視為釋放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大利好信號。張健華説,放寬中小金融機構市場準入,構建競爭性的基層金融服務體系,是破解溫州中小企業多但融資難、民間資金多但投資難問題的重要方向。
“各地的小型金融機構最了解當地小微企業的情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應推動加快發展門當戶對的小型金融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建議,還應大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
針對直接融資所佔份額小的現實,央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拓寬企業債券融資方式,重點向中小企業債券融資需求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