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大旱考出的科學發展答卷——來自雲南旱區的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4月27日 10時3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4月27日電 (記者 儲學軍、李自良、伍曉陽)春暖時節,驕陽炙烤雲嶺高原,旱情衝擊七彩大地。雲南,連續第四年遭遇大旱。

    連日來,新華社記者前往滇中、滇東、滇南,實地採訪旱區的生産生活情況。

    讓每個群眾有水喝

    陸良縣龍海鄉上雨古村是個有400多戶人家的村寨,沒有自來水,地處典型的喀斯特山區,也蓄不起水。但記者看到,每戶農家的存水至少夠一家老小用上三五天。

    “從去年11月起,鄉政府每天都會給村裏送水,全村人畜基本用水都能保證。”村民李國方説。

    説話間,送水車進村了。在送水員的指揮下,村民依次上前打上了潔凈的飲用水。

    富源縣後所鎮雙諾村是水務部門“標注”的另一個飲水困難村,同屬喀斯特地貌,幾年前建的一個水源點因旱乾涸。村民一度得下到近百米的溶洞裏取水,費時費工。對此,縣水務局和鎮政府急事急辦,投資60萬元架設電線、安裝大功率水泵,建起4公里長的運水通道,解決了雙諾村的“水荒”。

    説起這事,50多歲的村民常宏香很感動:“感謝黨和政府,困難時候我們有靠山。”

    雲南省水利廳廳長周運龍介紹,面對持續旱情,雲南省實行了最嚴格的包村到戶供水責任制,任何村寨如果取水點超過五公里,財政兜底提供送水服務,保證群眾基本生活用水。

    在年初旱象剛露頭時,雲南就緊急行動,截至4月23日,共投入抗旱資金30余億元,近4000件應急供水項目絕大部分竣工通水,有效保障了1000多萬人的飲水安全。

    找水、調水、送水……志願者包保、鄉村幹部包保、市縣領導包保……前往山鄉村寨給農民群眾送水的車輛,在千丘萬壑間架起了黨和政府與百姓的連心橋。

    向科技要糧

    2009年,雲南遭遇春夏連旱,但産糧達1576萬噸,比上年增産3.8%。

    2010年,雲南乾旱百年不遇。年底盤點,糧食産量達1650萬噸,比上年增産1%。

    2011年,雨季乾旱再襲雲嶺,但全省産糧達1755萬噸,比上年增産6.4%。至此,雲南糧食實現“九連增”。

    今年,乾旱仍在持續,情況又將如何?

    一直在抗旱一線奔忙的雲南省副省長孔垂柱很有信心地説:“在播種面積增加、科技措施落實的共同作用下,全省夏糧可達正常年景水平,秋糧可望再獲豐收。如果後期沒有過於極端的天氣,全年糧食産量可達1800萬噸,比上年再有些增産沒有問題。”

    乾旱為害,逼著雲南尋找有效的增産增收路徑。雲南省農業廳廳長張玉明向記者分析了糧食連年增産的奧秘:

    首先是思想上對農業高度重視。連續幾年的春耕,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督戰”。今年雲南旱情不輕,但目前全省春耕進度明顯快於往年。其次是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堅持向科技要糧食。連續幾年,雲南每年專項投入1.5億元財政資金“高強度”推行增糧科技措施,並將科技增糧措施層層分解落實到縣市區、鄉村和農戶。還有就是調整結構,創造性地提出了夏糧損失秋糧補、種植損失畜牧業補、水田損失旱地補、農業損失非農補的“四補”舉措。

    陸良縣芳華鎮獅子口村連片萬畝水田改為種植種子玉米後,畝均收入由1500元增為5000元。滇南石屏縣異龍鎮搶種了一季冬季馬鈴薯,每畝收入3000多元,搶出來的收益比正常年景還高。

    大考強體魄

    同樣的大旱,同樣的土地,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2010年有30多個村子需要送水,但在今年,全鎮只有9個村喝水仍有問題;2010年,全鎮大部分田地在春耕時節只能指望“老天”下雨,今年大部分田地都有水渠配套。

    東山鎮鎮長田周劍説,上級補貼加上鎮上自籌資金,全鎮三年共投入水利建設資金4000多萬元,基本改變了水利設施落後面貌,為抗擊乾旱增添了底氣。

    記者了解到,歷經四年抗旱,雲南的抗旱能力在提升,在嚴峻考驗中變得“體魄強健”。

    水利設施在加強。雲南及時安排了引水、補水、提水等十個“興水”戰役,叫響“大興水利”口號。雲南省水利廳廳長周運龍介紹,全省水利投入前三年達450億元,三年多來新增供水能力10余億立方米。

    雖然才過了穀雨,但保山市昌寧縣龍洞村早已插秧完畢,田野裏滿目皆綠,生機一片。村主任陶建榮對比2009年的境遇,不禁唏噓:“2009年這個時節,莊稼根本種不下去。後來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這兩年村裏建起了30多個蓄水池,今年想種啥種啥。”

    抗災體系在完善。雲南省立足抗大旱抗長旱,統籌優化使用各種資源,抗旱救災有條不紊開展。

    應急能力在增強。科學抗災的意識明顯增強,抗旱救災工作有力有序。

    據雲南省農業部門介紹,由於連續乾旱疊加影響,今年全省庫塘蓄水位比前三年低,但全省受災人口、飲水困難人數和需要救助人數、農業受災損失、森林火災損失等卻明顯下降。

    大旱是一場特殊的考試。考卷面前,雲南眾志成城、科學救災,交出了一份“民生為重、增收為要、舉措為民”的科學發展答卷。

 
 
 相關鏈結
· 一季度自然災害災情較輕 乾旱低溫冰凍雪災突出
· 湖北省:有效遏制乾旱蔓延態勢 減緩人畜飲水困難
· 貴州省:乾旱致電力供需緊張 優先保障省內用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