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接力棒一樣,代代相傳”
——共青團中央多措並舉推動青少年學雷鋒常態化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記者 李菲 華春雨)在內蒙古,有個“金鎖鏈”青年志願者服務團隊,這是29年前由內蒙古工業大學機械學院36名學生發起的一項為孤寡老人送溫暖活動,這些青年們的志願服務精神像接力棒一樣傳遞至今,從未間斷,先後有該學院1000多名志願者加入此活動。該校團委負責人説:“‘金鎖鏈’的寓意就是環環相扣,薪火相傳。”
近年來,各級共青團組織充分依託青年志願者、青年文明號等團的工作品牌,把“弘揚雷鋒精神”與廣泛開展志願服務、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相結合,把廣大青年志願者的熱情、專長、分散的服務時間,通過組織化渠道進行制度性安排,使學雷鋒活動沿著常態化、機制化方向不斷發展。
在湖南,有一批“雷鋒號”志願者工作站,自2010年在長沙創建第一個試點以來,目前已在基層社區、學校發展至46家,註冊社區志願者達10萬多人。這些志願者工作站以向農民工子女提供學業輔導、情感關懷等為主要服務內容,如今已成為青年人弘揚“雷鋒精神”的示範窗口。
撫順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1962年撫順團市委發佈了全國第一份學雷鋒地方文件。近年來,撫順團市委用雷鋒精神引領志願服務,積極把志願服務“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理念與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助人為樂”“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等精神內涵融合推廣。團市委通過設計發佈學雷鋒志願服務行動項目,做到年初有立項,年終有考核,日常有抽檢,優秀有表彰,推動撫順學雷鋒志願者行動向常態化發展。將“生態環保志願行”“盲聾啞殘弱快樂成長計劃”“文明出行”等項目滲透到青年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為體現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對農民工子女群體的關心,2010年“五四”青年節之際,團中央在全國啟動實施“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行動”,按照“基層團組織或青年志願者團隊+農民工子女+接力”的結對模式,組織廣大青年志願者在全國城鄉廣泛開展學業輔導、親情陪伴、感受城市、自護教育、愛心捐助等內容的志願服務,為結對的農民工子女提供具有針對性、持續性、常態性的幫扶。
上海團市委組織本市48所高校的171支志願者團隊,與162所農民工子弟小學開展結對活動,利用週末、節假日為農民工子女提供親情伴讀。2010年暑期,他們在徐匯、楊浦等5個區的11個教學點開展“相伴共成長”愛心課堂活動,為367名農民工子女提供了400多個課時、十幾門課程的輔導,幫助這些孩子提高了學習成績。
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6點放學後家長無暇顧及、監管缺失的問題,江蘇省鎮江團市委整合高校大學生、中小學年輕教師等志願者資源,依託社區志願者服務站建立“四點鐘學校”,為社區內農民工子女提供下午放學後學習、娛樂、託管等服務,深受家長、孩子們的歡迎。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有2780多個縣市區旗實施“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行動”,結對農民工子女較集中的學校3.2萬所,結對農民工子女730萬人,參與結對的基層團組織和志願者組織共5.4萬個,參與的青年志願者達436萬人。
青年文明號是各級團組織深化學雷鋒活動的又一重點工作品牌。各地青年文明號集體和爭創集體立足崗位創先爭優,開展便民利民服務,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倡導文明新風。
遼寧、浙江、天津、山東等省市組織本地區各級青年文明號集體,在商貿區、火車站、市政廣場等公共場所分業設崗,開展誠信示範和便民利民服務。湖北組織了近1萬場次的示範服務活動,5600余家青年文明號集體和70余萬名團員青年參與。石家莊市運管處為推動出租車行業建設,在全市範圍開展出租汽車行業“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並組成“學雷鋒車隊”,推廣“五個文明”服務規範。如今這支車隊不僅成了行業標桿,更成為一道流動的城市文明風景線。
與此同時,各級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深入開展“雷鋒榜樣進校園”、手拉手等活動,積極開展學雷鋒主題團日、隊日,使雷鋒和雷鋒式的人物成為備受推崇的校園榜樣。截至4月下旬,已有4840多個少先隊大隊上傳學雷鋒實踐活動17000多個,直接參加活動的少先隊員近13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