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大愛 感天動地
——黑龍江女教師捨己救學生點燃社會“愛心火炬”
新華社哈爾濱5月16日電(記者 鄒大鵬 潘祺)車禍瞬間挽救學生導致高位截癱的黑龍江省29歲女教師張麗莉,被網友稱讚為“最美女教師”。連日來,張麗莉的感人事跡激發起社會各界的愛心傳遞,捨己為人、挺身向前的奉獻精神正成為中國年輕一代道德價值體系中的火炬和航標。
有一種奉獻叫“張麗莉”
“孩子這麼幹我不意外,如果再讓她選擇一次,我相信她還是會選擇救孩子。”張麗莉的父親張愛東強忍悲痛,血壓升高讓他的手不停地顫抖,甚至握不住一支筆。此時,重症監護室中的張麗莉尚不知自己已經失去了雙腿。
連日來,張麗莉的事跡引發了熱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學生自發創作了《有一種奉獻叫“張麗莉”》的詩歌送出祝福,記者也通過數日走訪還原了這位“最美女教師”的愛心拼圖。
“和張老師在一起的時候,特別有媽媽的感覺,很溫暖。”張麗莉的學生閆泓佚説,“老師説話的語氣很溫柔,臉上永遠挂著笑容,她樂觀、陽光、要強,平時上下班都會牽著身邊學生的手過馬路,每天放學對大家常説的話都是‘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初三三班學生張佳岩説,張老師每次早晨都會多帶幾個包子和茶葉蛋,分給家遠來不及吃早餐的同學;每次家長會和運動會時,她都自己掏錢給大家買水和熱豆漿;張老師為了能讓學生們冬天喝上熱水,自掏腰包買了一個電水壺放在講臺旁邊,還細心地在上面蓋一條小毛巾,怕粉筆灰落在水裏……
張麗莉的父親張愛東曾經也是一名教師。他説,堅持帶學生出操的女兒曾意外流産,家裏多次催促,她卻總説要把這屆畢業班送走再考慮懷孕的事。“她一直想做媽媽,現在,麗莉或許將永遠失去做母親的機會了。”
“我曾經勸她放棄教師這個清貧、辛苦的職業,去報考個輕鬆、收入高的公務員崗位。可她寧可吃中藥,堅持每天早晨5點鐘上班、晚上9點鐘回家,也不願改行。”張愛東回想起女兒的堅持和辛勞老淚縱橫。
“最美女教師”催生社會愛心傳遞
黑龍江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王愛麗説,教師的行為具有強烈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的示範性,張老師彰顯師德大愛,無形中也對整個社會的道德風貌産生積極影響。
13日淩晨3時許,搭載張麗莉的救護車抵達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素不相識的人們手捧大束鮮花站在病房外,“我們希望站在這裡能夠帶給張老師甦醒的力量。”掌聲、祝福聲響徹深夜。在群眾眼中,她奮力的一推重塑了整個社會的“精神尊嚴”和“道德標準”。
在昏迷不醒的日子裏,一束束鮮花擺放在病房外,一筆筆捐款悄然送到張麗莉家人手中,很多人不肯留下姓名。“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如果她今後生活得不安逸、沒尊嚴,我們每個人都難辭其咎”……這是愛心接力的共同心聲。
默默守在醫院的特困戶趙亞波,是張麗莉捐助學生的家長。“她當時工資只有幾百塊,生活也不容易,卻每個月都資助我兒子100塊,一給就是3年。我曾幾次要寫表揚信給校領導宣傳她,她説‘那樣我就不給了,我就想幫幫你和孩子’,結果直到現在都沒幾個人知道這事。”趙亞波説,“我幫不了啥忙,但每天守在這兒心裏就踏實。我得讓張老師知道,那些她曾經幫助過的人,沒有忘記她。”
張麗莉老師在車禍瞬間為人們上的最生動的一課,不僅將愛的種子播撒進孩子的心裏,更為整個社會的道德構建做出了指引,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傳遞愛心的洪流中。
為大愛撐起一片天空
當張老師為孩子們撐起一片生存天空時,她今後的天空又該由誰來撐起?正如張麗莉平時對學生所説的“愛和感動像感冒一樣也會傳染”那樣,全國各地的愛心也在向她聚集。
在重症病房的廊道裏,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表達對張麗莉的尊敬和熱愛,用製作卡片、視頻等方式,祈禱“最美女教師”能夠渡過生命難關。
為表彰張麗莉的壯舉以及免去她和家庭的後顧之憂,社會各界紛紛伸出了大愛之手:教育部授予張麗莉“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黑龍江省教育廳為張麗莉捐助20萬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為其捐助10萬元;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向張麗莉發出慰問信,表示殘聯願為其康復盡最大努力;全國總工會日前授予張麗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婦聯授予張麗莉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幾日來,佳木斯市慈善總會接受的對張麗莉老師的捐款總額已超過90萬元……
愛心匯聚之下,人們開始期待為像張老師這樣見義勇為的英模撐起長期的“愛心保障天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不能把解決見義勇為者後顧之憂的行為寄託在一家或者一個地方的慈善行為身上,這畢竟不是可靠的制度保障。
“讓人欣慰的是,相關政府部門已經認識到對英模人物後續生活形成制度保障、長期鼓勵和扶持的重要性,以此實現精神和物質的雙慰藉,讓人們看到並相信“好人好報”,激發更多人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黑龍江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王愛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