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5月24日電(記者 孫浩 支林飛)新華社記者24日從美國威廉-瑪麗學院獲悉,這所剛剛迎接孔子學院落戶的高校已致信美國國務院,希望引發爭議的教師簽證問題儘快得到澄清和解決,不影響孔子學院及漢語教學日後發展。
威廉-瑪麗學院中文部主任、孔子學院美方校長湯雁方告訴記者,美國國務院17日向設有孔子學院的美國高校發出一份指導意見,其中涉及中方教師簽證界定及孔子學院資質認證問題。由於事發突然以及文件言辭模糊,校方和孔子學院方面産生疑惑並已致信國務院諮詢情況。
威廉-瑪麗學院校長泰勒·雷弗利23日晚致信美國務院説,校方對國務院這份指導意見非常關注,擔心其中內容“或誤傷孔子學院對美國高等教育乃至更廣範圍中美關係所作出的貢獻”。
他在信仲介紹説,威廉-瑪麗學院孔子學院4月正式揭牌,已為該校中文部學生開設一門商務漢語新課程並舉辦了該校與北師大學者的文化論壇等活動,短短時間內讓校方切實感受到孔子學院“對教學、研究以及向周邊社區介紹中國語言及文化産生的引人關注、非常積極的影響”。
雷弗利指出,該校原本計劃下一學年繼續推動一系列中國語言及文化的交流項目,包括以大學為基地在周邊地區中小學推動一系列漢語教學和中國文化介紹等延展項目,但上述指導意見將影響這些項目的實施,希望美國務院能與中方本著合作精神合作解決簽證等問題。
這份指導意見中有兩個關鍵問題令人關注:第一,該文件説,美高校下設孔子學院,並按照“教授”和“研究學者”界別向中方漢語教師及志願者提供J-1簽證所需證明文件。在中小學等教學機構授課的人員必須按“教師”界別申請簽證,未獲得“教師”界別簽證者所進行的相關教學活動只能維持到今年6月本學年結束,此後需按照規定返回中國重新申請適當簽證。第二,文件稱孔子學院需申請有關資質認證,以在美國教育機構內開展持有J-1簽證的“教授”及“研究學者”可參與的教學活動。
湯雁方告訴記者,校方現已暫停孔子學院在中小學推廣漢語及中國文化的教學計劃,不過據該校國際處工作人員説,美國務院近期或對上述第二點造成的歧義及誤解予以澄清,孔子學院在大學內展開正規教學活動應不受所謂“資質認證”問題影響。
美國高校重要期刊《高等教育紀事》上周最早報道美國務院向大學發佈指導意見一事。該期刊23日再度刊文報道稱,美國務院在部分問題上的立場似乎已有“緩和”。一名美國務院官員在接受該期刊採訪時説,指導意見中提及的孔子學院資質認證問題的確存在“令人難解”的言辭,國務院近期將重新發佈文件予以澄清。
喬治·梅森大學副教授、孔子學院美方院長高青告訴記者,美國教育界普遍認為國際化教學已是大勢所趨,必須看到美國大部分高校、學區及附近中小學均對孔子學院普遍持歡迎態度,對孔子學院價值予以足夠重視。如果社會上存在對於孔子學院的不同聲音,也是由於對這一文化交流平臺欠缺了解所致。
他説,喬治·梅森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方教師及志願者僅在大學內教授課程,為周邊中小學提供的課程和活動則由美方教職人員參與,因此暫時未受國務院文件中所謂簽證問題的影響。
美國現已成為全世界設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最多的國家,目前共設有80余所孔子學院和299個孔子課堂,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等一流名校均開設了孔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