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 吳晶)向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5個少數民族聚居的省區免費贈閱50萬冊圖書;在內蒙古自治區的14個考點舉行11次蒙古語標準音水平測試……過去一年中,我國對少數民族語言的保護與開發更進一步。
記者29日從教育部語信司了解到,通過少數民族語言測試、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新聞出版等一系列工作,我國正在用科學方法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
教育部語信司副司長田立新説,2011年12月,“現代藏語語法信息詞典數據庫研究”項目通過專家鑒定,項目成果為進一步開展藏語文本語法標注、機器自動分詞、藏漢機器翻譯等奠定了基礎。同年11月,“達斡爾、鄂溫克和鄂倫春語語音聲學參數數據庫”也通過專家鑒定。這些項目的成果有助於我國少數民族語言語音資源的保護和開發。
據她介紹,有關部門在“十二五”期間都推出了針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與開發的相關項目,如新聞出版總署提出建設“中華字庫工程”,該工程將收集現有文獻資料中的漢字形體和少數民族文字形體,建立字際聯絡,並按照出版印刷及網絡數字化需求,製作出符合各種應用需求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的編碼及主要字體字符庫。國家“重點民文出版譯製工程”每年資助重點民文(含民漢雙語)圖書和民文音像製品,資助優秀漢文、外文出版物的民文翻譯。最高人民法院圍繞西部民族地區建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開展調查研究,組織並資助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地編寫雙語法官培訓教材,編寫完成了《漢藏對照法學詞典》。
此外,教育部、國家語委還組織專家開展對維吾爾語高中語文教材、哈薩克語小學語文教材以及藏文媒體用詞的系列調查,希望從少數民族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進一步研究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傳承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