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6月10日電(記者劉紫淩 馮國棟)6月10日,三峽水庫水位如期消落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附近,進入國家防總批復的汛期水位運行區間。至此,世界上最大水利樞紐——三峽水利樞紐結束長達半年的消落期,正式轉入汛期調度。
實時水情顯示,10日上午,三峽水庫水位約146.3米。根據國家防總此前批復的《三峽-葛洲壩水利樞紐2012年汛期調度運用方案》,8月31日前,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三峽水位可在144.9至146.5米之間浮動。
數據顯示,自去年底三峽水利樞紐開始消落以來,水庫水位從最高的175米附近降至目前145米防洪限制水位附近,降幅約30米。在為期約6個月的消落期中,三峽水庫釋放221億立方米左右水量,為今年汛期防汛騰空必要庫容。
發電方面,10日上午,三峽電站31臺已投産的70萬千瓦機組中,有26臺機組參與發電,其中包括左岸電站11臺機組,右岸電站11臺機組,以及地下電站4臺機組。全廠瞬時出力一度達到1700萬千瓦。
地災監測方面,三峽大壩所在地湖北宜昌的國土部門加大了對三峽庫區壩區地質災害點巡查力度。工作在一線的地質災害監測員巡查頻率增加到每天3次,以求做到快速反應、快速處理。
通航方面,三峽和葛洲壩船閘通航正常。6月1日起,長江中游河段維護水深首次增至5米,5000噸級以下船舶可從上海直達宜昌。針對長江汛期水位和流量變化大的特點,長江海事部門制定了三峽水庫汛期通航安全預案,保障汛期船舶航行安全。
三峽樞紐轉入汛期調度前,三峽集團已做好樞紐防洪度汛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汛前檢查、樞紐監測、機組試驗、泥沙監測、地震監測、水質監測和漂浮物清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