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13日電(記者 羅沙)隨著海況逐步好轉,“蛟龍”號預計將於14日進行7000米級海試第一次下潛試驗。“大戰”在即,參試隊員們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工作,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給“蛟龍”號挂上重量合適的壓載鐵。
壓載鐵,顧名思義,就是給“蛟龍”號增加重量的鐵塊。平日裏,這些看上去笨重的方形鐵砣就整齊地堆放在試驗母船的後甲板上,並不起眼。
“蛟龍”號下潛的時候,壓載鐵就挂在潛水器下腹部兩側的凹槽內。當下潛至海洋深處時,潛航員會適時拋掉一定數量的壓載鐵,實現潛水器的懸停或者上浮。而完成使命的壓載鐵則默默沉入深海,在深邃的海底見證中國載人深潛的足跡。
“蛟龍”號配備的壓載鐵分為兩種,一種為整體鑄造的,重123公斤,另一種為砝碼形式,可以依靠調整砝碼數量來確定重量。“別小看這些鐵塊,每次下潛裝幾塊,多少重量,都是有講究的。”潛航員葉聰一邊卸下壓載鐵上的挂架一邊説。
葉聰解釋説,由於不同海域、不同深度的海水密度都不盡相同,潛水器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並不是一定的。因此,每次下潛試驗前,潛航員都要根據所在海域以及所要下潛的深度,精確地計算出所需壓載鐵的重量。
“比如説這次7000米級海試的試驗海域,根據測量,海面海水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021公斤,而7000米深的海水密度變成每立方米1059公斤。”葉聰説,“‘蛟龍’號自重22噸,算下來在7000米深度時受到的浮力大概比在海面時要大800多公斤力。”
“不僅僅是這些,在下潛過程中,逐漸增大的水壓還會改變潛水器的體積,潛水器的吸水材料也會因為逐漸吸水而失去原本可以産生的浮力,這些浮力的變化都要靠壓載鐵來平衡掉。”葉聰説。
據介紹,“蛟龍”號海試團隊已建立了一套週密的數學模型,根據在不同海域測得的海水溫度、鹽度和深度等參數來計算下潛時需要的壓載鐵重量。隨著“蛟龍”號一路走來,海試團隊也根據每次海試獲得的數據對這套模型進行修改和完善。
“裝少了,下不去。裝多了,回不來。就這麼個不起眼的東西,學問大得很。”葉聰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