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國載人航天: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02日 16時5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記者王玉山、田兆運)天地往返、出艙活動、交會對接……從20年前起步的中國載人航天,在2012年盛夏,闊步邁向空間站時代。

    神舟飛天,築夢太空。

    如同每一次壯美的飛行永遠要依靠堅實的大地,20載中國載人航天,正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

    愛國,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堅定執著的信念

    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上世紀50年代,大批科學家隱姓埋名,“消失”在西北茫茫戈壁。一對夫妻接到命令後互相隱瞞著出發,來到通往羅布泊途中的一棵樹下等車時,才發現兩人都是為同一個任務而來。

    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姓名,那棵樹卻留下一個甜蜜而心酸的名字——夫妻樹。

    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前幾個月,美國載有7名宇航員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著陸前突然爆炸解體。

    那一天,正是中國的大年初一。第二天,航天員中心召開座談會,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座談會成為請戰會。“從我志願成為航天員的那一天起,‘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就成為我此生不變的誓言!”航天員們紛紛表態,積極要求參加神舟五號飛行。

    無論是老一輩科學家自願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義無反顧回到祖國,還是中生代在“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市場經濟衝擊下堅守清貧,以及新生代甘願在艱苦的條件下投身中國航天事業,都印證了中國航天人一個共同的選擇:一切為了祖國!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九號,代表中華民族叩訪“天宮”的,不過8位航天員。14年前選出的首批14名航天員,至今也只有7人飛天,而為這些飛天英雄搭建“天梯”的人,又何止萬千!

    作為一項規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統工程,由8大系統組成的中國載人航天,直接參與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級的單位就有110多個,配合參與單位3000多個。

    匯聚在“愛國”的旗幟下,眾志成城的中國航天人,如捆綁式火箭,匯成托舉神舟飛天的強大力量。

    創新,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自覺不懈的追求

    天宮一號發射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崔吉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動情地説:“我們非常希望和國外發射場進行交流和合作,但難度很大。外國代表團每次來參觀,我們總是大度地敞開胸懷,毫無保留。但是我們想看他們的發射場,他們卻不讓去。”

    科學無國界,技術有專利。1992年,當中國啟動載人航天工程時,世界航天大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已經行進了30年。

    時間與技術上的鴻溝,如何彌補?

    “航天領域的高新技術誰也不會賣給你,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科技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尖端科技的取得,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獲得。”“我們唯有努力推動自主創新,才能實現跨越與追趕。”中國載人航天兩任總設計師王永志和周建平的話,道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創新,只有自主創新,才是中國載人航天未來的路。

    就像神舟九號女航天員劉洋帶上太空的那首歌曲《追夢人》一樣,在改革開放的東風吹拂下,中國航天人在載人航天工程實踐中,從方案設計、系統優化、關鍵技術研究一直到載人飛行的全過程,踏上了一條改革創新的“夢幻之旅”。

    在工程立項論證時,專家們大膽提出了技術大跨越的思路,跨過美俄從單艙到多艙的40年曆程,直接研製第三代飛船。神舟飛船採用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組成的三艙、兩對太陽電池帆板構型和升力控制返回、圓頂環帆降落傘回收方案,具備鮮明的中國特色和高度的創新性。

    從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轉運和遠距離測試發射的“三垂一遠”發射模式,到國際先進的、基於IP技術的“永遠在線的航天測控網”;從火箭控制系統採用更加精準的迭代制導手段,到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空間交會對接機構……

    即便是我們早已見慣不怪的火箭發射,每一次都有創新之處。

    “每次發射,看似一樣,實際上絕非簡單重復。”崔吉俊説,“通過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改造,可以大大提升發射場的發射能力。以前發射長征二號F要準備60天,現在比以前縮短了20多天。”

    前進不已,創新不止。在中國載人航天前進的道路上,創新,已成為所有中國航天人自覺而不懈的追求。

    精神,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無怨無悔的堅守

    近些年,每次神舟飛船發射,人們常常會注意到北京飛控中心指揮大廳裏那一張張青春的面孔——在已往的記憶裏,人們很容易把飛天和白髮蒼蒼的老科學家的形象畫上等號。

    “國外航天團體來跟我們進行技術交流的時候,最羨慕中國航天有一支年輕的設計師隊伍,這是走過20年的中國航天的希望之所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科技委委員楊宏説。

    青絲、白髮,往昔、希望。20年光影散落,歲月可以在悄然間轉換容顏,但中國航天人心中那一脈相承的精神堅持卻不曾改變。

    在北京航天城,“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這20個大字始終懸挂在座座大樓裏,激勵著每一個從它面前走過的航天人。兩年前,女航天員劉洋來到航天城,自此,這個性格開朗的姑娘再沒有看過一場電影、沒有出過一次航天城大門、沒有逛過一次街、也沒有睡過一次懶覺……

    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人煙稀少,乾燥少雨,自然環境十分艱苦。20年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在老一輩航天人“獻青春、獻終身、獻子孫”精神的感召下,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

    2008年秋,博士畢業的賈立德頂著大漠朔風來到這裡,半年後把妻子也“拽”了過來。兩口子從來沒有後悔過當初的選擇,反而説很慶倖,因為“這裡是最大、最美的舞臺”。

    在常年征戰三大洋的遠望號測量船,科技人員們常常一齣海就是3個月以上,浩瀚的大洋上,測量船如一葉扁舟,拋開暈船、枯燥等個人生理上遇到的困難不言,幾乎每次任務中,都有親屬或病或故、或新婚未來得及休婚假……這次神舟九號任務,遠望六號測量船出發前一天,船員陶正齊的妻子正好分娩,儘管有萬般的不捨,他還是含著淚水吻別妻兒,隨測量船赴太平洋之行測控任務。

    這一走,就是100多天才能回來。

    “老一輩航天人形成的載人航天精神,在這些年輕人身上得到了傳承。”北京飛控中心黨委書記劉清華説,“中國載人航天正是有這樣一支甘於寂寞、樂於奉獻的年輕隊伍,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和輝煌。”

    20載歲月飛逝,作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已深深融入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血脈。

 
 
 相關鏈結
· 中國載人航天是開拓利用空間的需要 不存在和誰爭搶
· 中國積極與世界有關國家和地區開展載人航天領域合作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多個方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成功突破和掌握三大基本技術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