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對口支援青海果洛:項目體現“上海理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7月26日 15時5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7月26日電(記者 李榮)上海對口支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7名援青幹部,在當地被親熱地稱作“上海七兄弟”。他們在主動適應高原挑戰的過程中感受“高原精神”,同時在援青項目中體現“上海理念”,為高原經濟轉型出一分力。據悉,單單今年上海在果洛的對口支援項目,就涉及4大類23項,總投資達1億元。

    克服高原反應,是上海援青幹部的“第一關”。上海援青幹部、瑪多縣副縣長陳椰明説,瑪多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縣城駐地海拔4276米,氣候惡劣,氧氣稀薄。頭髮脹、腳發軟、講話上氣不接下氣,是初到當地的人最常有的不適反應。

    就是在這樣的高原反應中,援青幹部開始了在果洛的“融入”。與當地幹部一起,下鄉、入村、進帳,陳椰明逐漸熟悉了瑪多縣的縣情,掌握了當地的歷史文化、自然風貌和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的基本狀況,搞不清的就認真聽,搞不懂的就主動問。另一位上海援青幹部張士偉被安排在達日縣。如今,他已走遍了達日的九鄉一鎮。

    上海的援青項目在一批批到位、一批批展開、一批批出效果。高原的豪邁,與上海人的“精細”,尋找到了結合點。

    上海援青幹部領隊朱禮福説,在援青項目的實施上,形成了一套精細的管理程序。記者仔細翻讀了一下,總共有15大項,分作建設前、建設中、建設後3個不同的階段,體現了上海人的精細。

    既不“越俎代庖”,又不失控缺位,這是上海對口援青項目實施的原則。

    據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的統計,2011年第一批總投資2500萬元的8個試點項目,目前進展順利。2011年第二批項目也已按計劃推進,總投資達5000萬元。2012年的對口支援項目,總投資上升至1億元。

    以前,果洛州使用醫用氧氣,主要從440公里之外的西寧運輸,遇到道路塌方或極端天氣,會有“斷氧”之虞。上海在州人民醫院援建了一個制氧站,總投資600萬元,今年5月建成制氧。除了滿足全州農牧民的醫用氧氣供應之外,還可向國內外遊客供氧。

    本來以為制氧站日常運行會是一個“包袱”,但大家用新思路一算賬,卻算出全年的營業額約為80萬元。這個賬一算,州醫院的院長樂了。

 
 
 相關鏈結
· 上海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試點總體進展平穩有序
· 全國慢性病防控與口腔衛生項目工作會在上海召開
· 上海全年新開工籌措保障性住房預計達16.58萬套
· 全國慢性病防控與口腔衛生項目工作會在上海召開
· 上海:一本錄取結束 二本投檔分數線21日晚公佈
· 全國檢察長座談會在上海召開 俞正聲出席並致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